2021年7月份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
索 引 号 | CJS003/2021-000071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应急管理局 | 发文日期 | 2020-07-30 17:56:42 |
名 称 | 2021年7月份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2021 月份 安全生产 工作情况 情况报告 | |
来 源 | 昌吉市人民政府 |
按照要求,将2021年7月份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7月份,我市各部门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56家次,排查治理一般隐患257项,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0起,停产停业整顿0家,关闭取缔0家,行政罚款11.8万元,下发执法文书42份,行政拘留0人。
二、采取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7月23日,结合当前安全生产形势,昌吉市召开了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市委常委木合牙提、副市长海拉提出席会议。会议通报了上半年安全生产情况,并结合近期全国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分析了当前我市安全生产风险和面临的形势,并安排部署了下阶段重点工作。
(二)持续深入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按照市安委办下发《关于在全市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通知》(昌市安办字[2021]11号)文件,全市分成26个检查组,由各分管市领导带队,对各行各业进行全覆盖、地毯式安全大检查,同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各行业每天将检查的隐患建立清单,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整治、监督、销号全过程闭环管理,推动我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工作的顺利开展。自4月10日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以来,全市(含乡镇、街道、市直部门)共检查企业1191家次,查处一般隐患2472项,已全部整改,其中立查立改583项,限期整改1889项,下发指令书404份。
(三)紧抓当前安全生产特点,落实各类安全防范措施。一是落实高温天气安全事故防范工作。为应对当前高温天气,我市各部门均做了应对措施。南部山区自7月13日以来均处于封路状态,游客暂未让上山,防止融雪性水灾出现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事故;水利部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严防溺水事故发生的紧急通知》,加强了水利工程管理,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建筑部门充分汲取近期建筑领域安全生产事故教训,做好高温天气防暑降温,保障施工人员安全,重点加强建筑施工场地现场检查工作,严厉查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落实防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倒塌措施。二是落实旅游领域安全防范措施。深刻贯彻落实7月18日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关于做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做到“四个满意”的要求,在做好旅游行业服务管理工作同时重点对旅游线路、景区景点有关旅游设施、旅游警示标志、应急疏散通道、消防设施、景区路况和旅游接待宾馆、酒店等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三是落实主汛期安全度汛工作。根据7月22日晚上召开的自治区、州安全防汛度汛会议精神,即日起我市进入主汛期安全度汛临战状态。我市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各街道立即行动,落实河长制,加大巡查频次,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四)深刻汲取吉林长春物流仓库火灾事故教训,紧急安排部署安全防范工作。7月24日,吉林长春一物流仓库发生火灾后,我市立即行动,第一时间给全市各成员单位转发了事故情况,要求各单位汲取事故教训,持续开展全覆盖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按照事不过夜的原则,我市连夜由主要领导安排,副市长海拉提召集有关部门在维稳指挥部召开会议,会议开到了村、社区一级,就落实王国和书记关于吉林仓库火灾做好消防工作要求进行了安排。同时市安委办连夜下发《关于印发<昌吉市全覆盖、拉网式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昌市安办字[2021]20号)文件,即日起全市集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重点针对全市物流及寄递仓储场所、建筑消防、旅游景区和文博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等进行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自7月25日至9月底结束,切实做到摸清每一个行业领域隐患底数,确保每一个行业领域、每一个单位(场所)、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位排查到位。
三、近期主要安全生产风险研判及防范措施
(一)旅游领域。随着旅游行业的反弹,近期我市人数暴涨,有些旅游景点对人员的预估不准,应急措施不善,服务设施不到位,消防设施缺失等等原因,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特别是天气炎热,许多非专业探险人员,无视警告,喜欢往人烟稀少,无安全设施的山里“野游”,带来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督促文旅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深刻贯彻落实7月18日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关于做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做到“四个满意”的要求,在做好旅游行业服务管理工作同时重点对旅游线路、景区景点有关旅游设施、旅游警示标志、应急疏散通道、消防设施、景区路况和旅游接待宾馆、酒店等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二)道路交通领域。部分旅游景点交通繁忙,特别是南部山区那一带,存在车多路陡难管理现象,山区临涯、连续下坡、急弯情况多,且天气变化无常,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大的风险。
防范措施:深刻汲取今年以来发生的各类道路交通事故教训,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突出对重点管控路段、重点管控时段、重点管控车辆及驾驶员的监管,尤其是加大对临水临崖、连续下坡、急弯陡坡等事故易发路段的检查。加大客运、旅游包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校车、拉运民工车辆等重点车辆安全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违规行为。
(三)建筑施工领域。目前处于建筑施工旺季,天气的炎热,易造成人员身体的疲乏,从而放松对安全隐患的警惕,易出现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督促市住建局结合当前安全生产特点,充分汲取近期建筑领域安全生产事故教训,加强建筑施工场地现场检查工作,严厉查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重点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排查治理起重机、脚手架等设施设备安全隐患,落实防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倒塌措施。要做好高温天气防暑降温,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市城管局要加强城市燃气企业、加气站监管,强化各环节隐患排查,加快入户安检进度,加大用气宣传,提高用户安全意识。市发改委要加强油气长输管线的隐患治理,对存在的油气管线占压、交叉、安全防护距离不足等隐患,督促企业加快整改。
(四)消防领域。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对防火知识掌握甚少,且我市消防设施的配备滞后于城市的发展,一旦出现火灾,很难第一时间破灭火源,导致火势进一步蔓延。
防范措施:一是要加大消防安全的宣传力度。持续利用各类媒体在群众中宣传消防用火知识,同时大力倡导灭火器进万家活动,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二是深入排查治理火灾隐患,重点检查消防设施器材、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三是加强全市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救援演练和设施检测,对企业消防设施和消防条件进行严格把关。四是加强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隐患排查,确保设施设备安全。
(五)特种设备领域。一是高温天气对液化石油气、液氨等液化气体介质的可能发生超温超压现象,甚至可能导致爆炸;二是温度升高可能导致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泄压装置动作,介质向外排放。
防范措施:一是做好液化石油气、液氨气瓶的降温措施。存有液化气储罐地点必须要备有降温的设施,当液化气体介质的储罐发生超温超压现象时果断采取喷淋降温、强制通风等措施;二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水、防雷、防风和防高温等安全防范措施,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切实保障特种设备运行安全。同时,确保对可能发生事故和重大险情在第一时间开展现场救援,对突发事件能够做到有序、有力、有效应对。
(六)城市燃气领域:全市燃气用户已达23万户,老旧小区燃气管网年久失修、用户燃气软管普遍多年未更换,未安装自闭报警装置,管网、用户端存在的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防范措施:一是汲取事故教训,组织街道、社区、物业公司开展隐患排查,重点对家用燃气开展全面排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二是组织对燃气企业的生产、供应、储存、使用等各环节存在问题的整治情况按时限进行“回头看”,跟踪整改。三是按照燃气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要求,抓好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自查,并将风险管控和自查情况报城管局备案,并结合当前安全生产形势,聘请专家对燃气行业进行安全检查,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四是通过燃气入户安检,进一步强化安全事故防控措施,积极防范终端用户燃气安全事故,确保终端用户用气安全。
(七)自然灾害领域。高温季节,正是融雪性汛期期间,极端天气较多,南部山区易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现象。
防范措施:根据7月22日晚上召开的自治区、州安全防汛度汛会议精神,即日起我市进入主汛期安全度汛临战状态。一是各级河长要落实河长制,加大巡查频次,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二是市水利局要加大水库、堤坝的安全隐患排查检查,绝不能带病运行;三是市气象局要持续做好气象预报预警,尤其是极端天气,尽可能及早预报;四是市自然资源局加大地质灾害点的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止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五是市交通局加大县、乡道路,尤其是南部山区道路的隐患排查,对前期因泥石流造成的道路堵塞要加快抢修,尽快通行;六是市公安交警大队加大极端天气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该采取道路封闭措施的果断封闭,特别是南部山区道路,在天气条件不允许、道路受阻、人流车流达到峰值时要采取封路、分流、限流措施,硫磺沟镇、庙尔沟乡等沿线乡镇以及文旅局、交通局等部门要给予积极协助配合;七是各乡镇、街道,尤其是牧区乡镇、临山乡镇、河道泄洪通道行经乡镇(街道)及早做好预案应对,特别是人员撤离疏散,要结合实际、管用,并强化演练,确保险时即用。八是市应急管理局、水利局要对市防汛应急预案进行再修订完善,并牵头建立专家库。市消防救援大队要强化日常训练,确保在灾情发生时切实发挥专业综合救援队作用。
昌吉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