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胡林艳扭伤了腰,来到自家附近的绿洲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中医理疗,享受医保支付结算政策后,每天的治疗费用只花费10多元。“我已经做了3天理疗,包括针灸、推拿和中药贴敷,感觉效果挺好。而且有医保报销,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让我们花更少的钱就能把病治好。”市民胡林艳说。自6月5日以来,绿洲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医保基金支付8000多元,辖区30多名群众享受到了中医适宜技术门诊项目医保支付这一优惠政策。“医保报销减轻了居民看中医的费用负担,就医成本大幅降低,同时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便捷的各类中医特色服务。对于我们中心来说,吸引了更多的居民了解中医在防病和治病当中的作用。在政策的扶持下,服务体系得以完善,也促进我们自身中医药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绿洲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朱雅丽说。在新医大一附院昌吉分院总医院三工镇分院,医务人员为前来就诊的患者诊断病情、开具处方、实施中医理疗,同步完成医保支付结算,使患者享受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治疗保障待遇。“治疗一天花了50多元,医院报销了40多元,我自己只花费了10元。国家的这个政策特别好,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特别实惠,而且还不占用门诊报销额度。在家门口就能治疗,方便又实惠。”村民炭小合表示。 “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惠民政策,与原有的门诊统筹并行实施。居民无需住院,在门诊就能接受治疗,既节省时间又节约医疗资源,同时也减轻了部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新医大一附院昌吉分院总医院三工镇分院执行院长王燕琴说。为进一步支持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重大疾病以及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昌吉市自今年6月5日起,在全州率先将中医适宜技术门诊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昌吉州职工、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在昌吉市统筹区内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肩周炎、膝关节炎6种疾病,使用中医适宜技术的门诊治疗费用均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中医适宜技术包括针刺、灸法、推拿、中医外治治疗等。“截至目前,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中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覆盖率已达到100%,可开展中医技术项目平均超过10项;基层中医诊疗能力已大幅提升。自政策落地以来,已有310余人享受了此项待遇,基金支付超10万余元。”市医疗保障局医保结算科科长赵松柏表示。市医保经办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小燕说: “此次中医适宜技术门诊项目纳入医保支付,是昌吉市医保改革的重要一步,对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具有积极意义。为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我们将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保监管,规范中医适宜技术的诊疗行为,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政策,鼓励更多的医疗机构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多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