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进展情况信息】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昌吉市扎实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
索 引 号 | CJS020/2023-000187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环保局 | 发文日期 | 2023-06-30 21:08:33 |
名 称 | 【污染防治进展情况信息】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昌吉市扎实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污染 防治 进展情况 昌吉市 扎实 大气污染 | |
来 源 | 昌吉州生态环境局昌吉市分局 | ||
内容概述 |
2023年以来,昌吉市深入推进“降排、减煤、抑尘、治源、禁燃”精准治污措施,大力实施散煤治理、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等重点任务,努力推动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1月1日-6月11日,累计优良率62.7%(101天),同比持平;重污染天数比率18.0%(29天);累计浓度PM2.573μg/m³;PM10浓度112μg/m³。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组织机构高位推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向好。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高位推动,组织召开生态环境保护专项会议13次,现场调研指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余次,各分管领导定期组织召开专项会议,及时梳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构建了全民治污、联动防污大格局。按照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相继制定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集中攻坚行动及专项方案,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证。 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组织机构。成立昌吉市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市大气办,由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全面发挥监控、预警、指挥、调度为一体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三级网格监管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工作体系完善市、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监管体系,并延伸到片区(小区)四级微网格,打通环境监管的“神经末梢”。 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打好综合治理组合拳 昌吉市聚焦燃煤源、机动车源、工业源、扬尘源等四大主要污染源,设立了4个专项治理工作组,制定各项污染源防治方案,统筹推进散煤清零整治、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工业提升治理、面源污染整治、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等“七大行动”,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针对昌吉市第一污染源燃煤源制定清零计划。计划投入650万元完成11台6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拆除和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建设,实现辖区燃煤锅炉“清零”,计划投资6.9亿元完成辖区剩余2.06万户散煤替代,实现农村散煤“清零”。 针对机动车源制定优化调整计划。市区内399辆公交车全部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全面实施轻型车和重型车国六排放标准,淘汰达报废标准营运柴油货车125辆,提高清洁能源汽车占比,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建设,推动“公转铁”等多式联运发展,在主要物流货运通道和城市主要入口布设排放检测站(点),加强在用柴油货车联合执法检查,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实施大型货运车辆准入制度及过境分流管控措施,按照指定路线、时间通行。 针对工艺过程源制定工业企业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年全市计划投资27724.59万元,对8家重点涉气企业开展提升治理,预计到2025年8家企业四项污染物累计减排551.7吨,占总排放量26.59%,其中2023年,8家企业计划投资17955.29万元,实施37个建设项目,减排四项污染物263.55吨,占三年总减排量47.77%。四项污染物中,二氧化硫减排74.73吨、氮氧化物减排169.67吨、颗粒物减排19.15吨,较2022年分别下降11.28%、13.12%、2.23%,污染物累计减排263.55吨,降幅12.7%。完成新疆虹昊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新疆鑫砖佳陶瓷有限公司2家企业6台工业炉窑深度治理,昌吉市兖矿硫磺沟煤矿改造任务,43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任务。 针对面源污染制定清洁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工地“六个百分之百”,减少扬尘污染,实施以绿化、硬化为主的裸露土地治理措施,加强涉VOCs广告喷绘、个体印刷和餐饮油烟监督检查力度,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加大城市道路、城市外环路、城市出入口等重要路段清洁力度,切实消除辖区内“车过尘起”现象,加大道路扬尘联合巡查力度,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持续推进渣土车厢式密闭化改造,强化货运车辆扬尘管控。强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提升城市中心区域精细化管理水平。成立重点区域网格化管控专班,细化、强化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乡镇(街道)空气质量监测能力,计划投入资金1440万新建12个乡镇、街道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加强对乡镇(街道)考核力度,全面反映城市整体空气质量状况,提升昌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监测能力及科学防治水平。聘请相关专业专家团队及专家学者,为全市在污染源解析、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夯实目标考核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各项措施任务落实。 协同开展联防联控联治 精准应对临界天气。会同州、市相关部门形成临界天气应对办法,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积极与周边兵地城市沟通协调,共同实施人工降雪,最大限度减轻区域污染程度。 加大区域联防联控。联合昌吉高新区、农业园区按照统一标准,同步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乌-昌-石”区域大气联防联控。召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议3次,并邀请昌吉市高新区、农业园区参加,推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向好。 深化区域联合执法。为深化“乌-昌-石”区域联防联控,积极参加兵地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座谈会3次、“乌-昌-石”区域交叉执法1次,促进兵地污染联防联治工作取得实效。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