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科技馆点亮群众科技梦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社区微型科技馆等科普基地的建设,让各族群众就近参观展览、接受教育、参与互动,营造出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浓厚氛围,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国路街道嘉顺社区微型科技馆于去年建成投用,前不久,这里又新增了身体谜语、体脂称、心肺复苏人体模型等设备,受到居民热情欢迎。
嘉顺社区居民王爱琴:“我们经常过来参观,我们嘉顺社区经常搞这样子的活动,所以我们也学习一些这些健康的知识什么的。”
嘉顺社区居民马惠荣:“到这个科技馆来了以后,有时候看到这个量血压的这个,我觉得这个一开始觉得很稀奇也很先进,所以就经常来了以后自己测测血压,既提供了老年人的这个娱乐场所,又提供了这个健康场所。”
建国路街道嘉顺社区党总支书记苏红娟:“给咱们居民普及健康养生知识,来促进全民健康,全民养生这样一种理念的实现。”
在建国路街道水林社区和绿洲路街道聚合社区的微型科技馆里,分别建设有3D体验馆、VR体验区等功能区域,推出了垃圾分类、空中成像、穿墙而过、听话的小球、手摇发电等有趣又好玩的实验,这种寓教于乐的现场体验方式,激起更多群众对磁、电、机械、力学等知识的兴趣。
绿洲路街道聚合社区居民张东福:“我觉得特别好,对提升孩子的科技爱好,科学知识,特别尤其像宇宙,还有防静电之类,安全逃生,对娃娃提升科技兴趣,科普一些安全知识,我觉得挺好的。”
建国路街道水林社区党委副书记赵文娥:“后期我们将会多次组织我们辖区居民和中小学生参观我们这个微型科技馆,为他们更好地了解科技知识做好储备。”
除了社区微型科技馆,我市目前还建成了企业科普馆2个、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9个、州级科普教育基地7个。
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市科技局局长王艳明:“接下来,我们计划结合街道社区的需求,陆续再计划建设有主题的这种的微型科技馆,也为我们昌吉市的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尽一份我们科协人的绵薄之力。”(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吕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