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政课滋养青少年“拔节孕穗期”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昌吉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中小学思政课形式,做好青少年“拔节孕穗期”的“精准滴灌”,让“大思政课”沟通心灵、启智润心。
在市第一小学四年级3班,一堂以“传承雷锋精神,绽放新时代光芒”为主题的思政课正在举行。课堂上,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雷锋同志的生平、阐述了雷锋精神的内涵以及雷锋精神在当下的具体体现,引导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随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画雷锋像、做学习雷锋好榜样手语操,畅谈了学习体会。
市第一小学四年级(3)班学生赵钦潼说,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习近平爷爷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习做人、学习立志、学习创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做祖国的好儿童、建设者!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市第一小学在课堂推广“情景—问题—拓展”的思政教学模式,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提出“是什么”,问题思辨环节引入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法思考“为什么”,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同时,该学校充分利用学校新建的“四史”教育活动馆,让孩子们在沉浸式的教育方式中感悟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增强爱党爱国情怀。
市第一小学四年级(6)班学生陈振皓说,通过学习“四史”故事,让我明白了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党的精神发扬光大。
市第一小学德育副校长马玉莲说,小学的思政课,肩负着打好基础,染好基色的重要任务。我们学校以“四史”教育活动馆为主要依托,深挖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将“四史”学习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思政课堂中。通过沉浸式的各类场景,培养学生爱国心、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实现“精准滴灌”,就要引来源头活水。昌吉市各中学既坚守主阵地,唱好主旋律,又勇于创新,善于创新,通过灵活有效的形式,让学生真正喜欢思政课,主动去学。
市第一中学不仅注重老师的精神引领与思想教育,更注重学生思政实践教育活动。该校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参观主题展览、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思政活动、红色家书经典诵读、“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思政演讲比赛等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思想、践行新思政的内生动力。
市第一中学高一(13)班学生柳亦菲说,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当下,好好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思考和磨练中不断成长,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市第一中学德育副校长杨磊说,把上好、上通、上透、上出彩每一堂思政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抓手,勇于尝试用学生听得懂、喜欢听的话语,把深刻的道理、理论,说清楚、讲透彻,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共情,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近年来,昌吉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政这门“最难讲”的课上得“更精彩”,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龙南飞说,我们要让课程有“知”更有“味”,不断地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宏涛 冯国峰 实习记者 宋雅静 通讯员 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