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对口援疆 潮涌天山 | 躬耕教育不忘赤子初心 倾情援疆不负使命担当
教育援疆是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润疆”、“长期建疆”的基础性工程。福建省“组团式”教育援疆泉州支教队不仅在硬件上帮扶昌吉市教育事业发展,同时还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管理模式、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等软件深植昌吉市大地,提升了昌吉市教学水平和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实效性。
这位正在为昌吉市第九中学七年级学生上地理课的老师是福建省第二批“组团式”教育援疆泉州支教队的教师叶丽钻。她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将地理知识由抽象变为具象,为学生进行“点对点”的教育引导,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市第九中学七年级学生王韬语说,课堂非常活跃,老师和蔼可亲。我们不会的问题,老师会细心讲给我们,让我们对地理这门课程越来越感兴趣。福建省第二批“组团式”教育援疆泉州支教队教师叶丽钻说,援疆虽然是远行,但是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两地的老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我认为这是两地之间一种共同的成长。
基础教育是立校之本,特色教育是强校之径。市第九中学的“飞行一品”项目是通过开设特色专业课程,定向招收和培养航空专业人才,打造并形成学校特色文化的项目。该项目也是福建省教育厅“组团式”教育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万元左右。
市第九中学科创中心主任李国说,援疆教师在无人机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室的建设上,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并给予了一些科学培训上的支持,让我们的项目实施落地。
近年来,福建省“组团式”教育援疆泉州支教队拓展了“组团式”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提升了教育援疆的综合效益,不断推动昌吉市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培育了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福建省第二批“组团式”教育援疆泉州支教队队长高福洋说,我们将秉承“闽疆一家亲”,当好桥梁纽带,共筑闽昌情,做好建设者,锻炼自我、服务昌吉、奉献昌吉,为昌吉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尽全力、立新功,用汗水和智慧谱写援疆新篇章。(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吕振江实习记者 阿衣出阿合·吉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