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昌吉市第五小学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开展以思想、文化、精神、地域为主的“四个融合”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深根植学生心灵深处,取得明显成效,于近日喜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单位殊荣。
昌吉市第五小学现有53个教学班,162名教职工,3050名学生。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思想融合、立德明志,文化融合、立德润心”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激励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与此同时,昌吉市第五小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延伸到课外社团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开设“我爱你祖国”班级文化建设德育课程、打造“青史雅韵”历史长廊、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等,深入开展“精神融合、立德修身,地域融合、立德铸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昌吉市第五小学教师李倩说:“开设京剧大课间,成立戏曲社团,剪纸社团,皮影社团等,打造觉醒园、青史雅韵长廊,使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认同中华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四个共同”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昌吉市第五小学学生艾孜扎·艾克力说:“唱京剧中我学会了很多唱调和动作,我觉得这些很有意思,我也会继续将京剧传承发扬好,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班人。”
如今,走进昌吉市第五小学,处处融入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元素、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文化,真正实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全覆盖。
市第五小学党总支书记喻绍洲说:“下一步,昌吉市第五小学将以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为奋斗目标,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加强学科融合,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不断增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同时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五个认同”、深化“四个共同”的认识,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每个孩子心中。”(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吕振江 冯美美(实习生)通讯员 谢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