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加快培育种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昌吉市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报告精神,通过“ 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和“企业+基地+科研院所”的繁育模式,不断培育和发展制种业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制种产业园,全力打造“西部种业之都”。
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是昌吉市一家集科研、生产、 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公司。企业与榆树沟镇、二六工镇、三工镇、六工镇的6家制种玉米合作社签订了1.7万亩的制种玉米订单合同,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从播种到收获各环节进行统一指导和服务,制种玉米无论是品质还是产量都得到很大提高,销售价格也逐年上升。“目前所有的制种面积播种已经结束,现在有3000多亩地已经出苗,后期我们要安排技术人员指导农户加强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争取在年底果穗单产达到750公斤以上,亩收入达到3300元以上。”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赵磊说。
良种繁育推广离不开科研院所。六工镇东五工村的制种西甜瓜育种基地就是新疆西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新疆农业大学“校企合作”建立的。西域种业公司每年拿出3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新疆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进行制种西甜瓜的良种扩繁和选育工作。
近年来,昌吉市借助“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金字招牌和建设“西部种业之都”的发展思路,落实国家扶持种业振兴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和引导种植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采取“公司+农户+制种基地”的方式,大力发展特色优质制种产业,加快培育现代制种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初步建成了以榆树沟镇、二六工镇、三工镇、大西渠镇为中心的优质制种玉米带,以佃坝镇、滨湖镇、六工镇为中心的瓜菜制种带,以老龙河地区农场为主的优质小麦制种带,现代种业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大新型产业之一,种子交易额每年达到50亿元,每亩给农民增收1000元以上,年产值近3亿元。
昌吉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刘振芳表示,昌吉市农业农村局将以“西部种业之都”建设作为加快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的重要抓手,发展种业新质生产力,落实国家种业振兴的实施方案,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由制种小产业带动一二三产大融合,探索出一条支持种业强市战略,支撑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成石麟 通讯员 杨文孝 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