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缘·泉昌情侨批文化主题展—— “两地书·家国情”昌吉·泉州侨批档案文献展在昌吉开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庆祝昌吉回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福建对口援疆昌吉25周年,5月29日下午,在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指导下,由泉州市档案局、泉州市档案馆、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昌吉市档案局(馆)联合举办的“两地书·家国情”——昌吉·泉州侨批档案文献展在昌吉小吃街开展。昌吉州党委统战部副部长何伙旺,泉州市档案局局长、档案馆馆长廖晓凌,昌吉市委副书记、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指挥长蒋文强,昌吉市副市长侯亮出席开幕仪式。
(摄制: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于雪 梁宏涛)
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寄给国内家乡眷属的汇款和书信的合称,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侨乡。福建省泉州市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发祥地和全国著名侨乡,保存着数量众多的侨批档案,这些侨批档案以其独特的视角,诠释着泉州人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历程,是泉州侨乡特有的档案瑰宝、海上丝绸之路的记忆留存、海外侨胞的乡愁见证。
泉州市档案局局长、档案馆馆长廖晓凌说:“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使更多群众深入了解档案、了解侨批,感受侨批中蕴含的海外华侨的浓厚家国情怀,也必将进一步增强泉州、昌吉两地人民的浓厚友谊和交流,更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一封薄薄的侨批,一头牵着羁旅异乡的海外赤子,一头连着翘首以盼的故土亲朋;泛黄的信纸上清秀字迹书写的内容,令人观之五味杂陈,有在外谋生的滴滴艰辛,有热血铿锵的爱国之情,有对妻儿老小的不舍牵挂,也有对邻里乡亲的深深感念。
展览现场,从泉州市档案馆馆藏中精选的260多份档案,通过“丝路批路相通连”“海丝文脉共传承”“家国故事永流传”三个板块,展示侨批所反映的泉州人沿海上丝绸之路迁徙的历程;展现侨批所见证的海丝沿线国家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展出侨批所记载的海丝沿线国家留下的珍贵文字记忆和华侨家国故事,全方位诠释侨批与海上丝绸之路密不可分的关系和侨批的发展历程及世界影响。
“通过今天的参观,让我了解了侨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侨批承载的不只是浓浓的乡愁,更折射出深切宝贵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蕴就的奇珍。”参观了文献展后市民吾努帕·阿迪木拉提感慨地说。


侨批所展现的侨胞社会贡献不仅在于物质层面,也孕育着“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 的福建精神。此次侨批档案文献展,将别具中华文化的价值、值得收藏研究的侨批展示给昌吉人民,让他们从中体验、感受对民族文化、民族感情的坚守,代代传承深沉的爱国爱乡基因。
昌吉市档案馆副馆长侯基元表示,今天泉州市档案馆跨越4000多公里,来到昌吉市举办“两地书 · 家国情”侨批文化主题展,不仅让广大市民朋友们有机会了解到有家国情怀的侨批文化,而且让泉昌两地文化交流交往交融进入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