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多措并举,共筑荒漠化防治绿色长城!
今天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围绕我国“科学治沙 兴业利民”这一主题,昌吉市林草部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国土绿化和荒漠化防治,为建设美丽新疆贡献昌吉力量。

6月17日上午,昌吉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在塔城路带状公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活动现场,通过设立宣传展板、悬挂挂历、发放政策法规宣传品
开展有奖知识问答等方式向群众宣传讲解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由来。
当前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工作人员还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新疆野生动植物分布情况、现状和保护措施等,旨在凝心聚力、营造全民动手、参与防治荒漠化的浓厚氛围。

市民 严兆福:
“荒漠的生态环境很脆弱,我们要保护荒漠野生动植物,不私自采挖大芸、梭梭、胡杨,不违法猎捕黄羊、狐狸、野兔,发现违法行为要及时举报,让荒漠植被和野生动物越来越多。”

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国有林场经营面积420万亩,其中林地总面积263万亩,国家公益林面积156.5万亩。2021年至今,利用中央林业和草原生态恢复资金4669.39万元,通过封沙育林、巡护管护、飞播造林等综合措施,推动区域植被显著恢复。封育区及人工种植恢复区新增人工灌木林14.1万亩,灌木覆盖度由原来的10%提升到40%以上,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与水分循环,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稳定栖息地。目前,这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持续增强,黄羊、野兔、狼、狐狸等动物频频出现,猎隼、草原雕、斑鸠、白鹭、白鹳等上百种动物、禽类种群稳定恢复,荒漠生态系统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昌吉市林业和草原局北部荒漠生态保护管理站站长 马伟:
“荒漠化防治是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开展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在全社会营造‘科学治沙 兴业利民’的良好氛围。在此呼吁全社会参与到防沙治沙的行列中来,用实际行动保护沙漠植被和野生动物,减少风沙危害,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为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昌吉贡献力量。”
(记者 成石麟 通讯员 李瑞瑞 蔡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