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连雪域)第六集:西出阳关有故人
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即将结束工作任务返回故乡,在昌吉的结对亲戚听到消息后纷纷找上门来,送上礼物,依依惜别。
下午五点,是一天中最温暖的午后时光。泉州援疆风雅颂书屋是泉昌情悦读思享会的固定场所,亲戚们带着礼物找到这里。
书本、围巾、瓷器、剪纸作品……礼物的种类繁多。有意思的是,不论是维吾尔族,还是哈萨克族,都不约而同地准备了同一件礼物。
结对亲戚陶然:“帽子我们一般都会送给从远方来的最尊贵的客人,然后它代表着一种保佑,一种祝福,最美好的祝福。感谢这一年多潘主任对我的照顾,希望送他的帽子带着我的祝福回到泉州。”
结对亲戚米吉提:“虽然我们认识时间不长,但是我们的感情很深,我不想离开他。因为我们这一段时间互相学习,互相团结,互相聊天儿,各个方面很好。”
米吉提说,跟泉州援疆干部结对的三年时间里,大家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学习,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泉州“亲戚”都会主动伸出援手,如同冬日里的暖阳。作为米吉提的亲戚,援疆干部刘永强回赠了茶具,他希望米吉提不要忘了教他泡过功夫茶的泉州兄弟。
援疆民警邱鑫收到了两件特别的礼物,一幅画和一个杯子。国庆节期间邱鑫的妻子女儿来探亲,他的同事按照一家三口的模样悄悄画了一幅全家福送给邱鑫,让他带回泉州,铭记这段共事岁月。另外一件礼物杯子则是邱鑫的维吾尔族亲戚送的。
泉州第七批援疆干部邱鑫:“我就问他这个杯子什么意思,他就给我讲了两个意思,一个是你确实在新疆留下了很好的口碑。第二个意思说我们的感情一辈子。”
付出真心,换来真情。援疆干部苏纯益收到的礼物是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
泉州第七批援疆干部苏纯益:“那么很庆幸的是今年这个让我最开心的事情,他大女儿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应该说对他们哈萨克族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他们村上仅有的一个。”
道别会上,援疆医生黄庆平的亲戚黄继智缺席了,因为突发疾病,他正在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泉州援疆医生黄庆平:“我刚好从阿勒泰回来的时候,他打电话说他头晕、呕吐,后来就到我们医院的急诊科做了CT,怀疑是脑梗塞。”
黄继智儿媳胡娜:“给我们自己也带来很多帮助,有些没有碰到的事情在咱们福建这边来的医生对我们小家庭来说有很多很多的帮助。”
援疆不仅限于物质上的帮助,更在于打破心与心的攀篱。三年来,泉州援疆指挥部开展了500多次的走访慰问,协调解决群众困难近70件,泉州援疆指挥部被评为“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集体,援疆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辞长作新疆人”的民族兄弟情。
对第七批援疆队伍来说,西出阳关,有44户少数民族亲戚。当一个人把心里最想说的话、做的事与你沟通时,说明他已经真正把你当成挚友、亲人了。万里之外,泉州援疆队员们并不孤单,这份亲人之间的责任,不仅赢得了口碑,也让援疆工作多了一份浓烈的人情味。(昌吉市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