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殷嘱托 建设美好家园】用好绩效“指挥棒” 激发干事正能量——昌吉州发挥绩效管理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综述
中国昌吉网(记者 左晓雨)“今年,要将州党委确定的40个重大项目全部纳入绩效考核,落实到分管领导、行业部门、责任县市(园区),实行‘一个项目一台账、一个问题一督办’跟踪考核抓落实,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自治区2022年重大项目调度会召开后,昌吉州明确提出要以绩效考核为抓手,持之以恒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近年来,昌吉州紧紧围绕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聚焦中心、服务大局”,不断优化指标体系、改进考核方法、强化日常管理、深化结果运用,将绩效管理的“刻度”“精度”“力度”落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个领域,打造工作优与劣的标尺、亮出干部上与下的准绳,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聚焦中心定指标——
“考什么”与“干什么”相统一
“考什么”是决定考核质量和成效的基础。“2022年,我们优化调整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区、州党委重点工作,突出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考核,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凝心聚力抓落实、惠民生、提效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州干部综合考评中心(绩效办)副主任陆军介绍。
昌吉州立足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科学设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突出对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乡村振兴战略、全产业融合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工作的考核,做到了“考有目标”“干有方向”。
按照“同类同考、实干实考、考以致用”的原则,我州建立了差异化考核指标体系,立足区位优势和禀赋特点,将下辖7个县市、3个产业园区分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功能区”三类,强化对特色支柱产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质量效益考核,弱化GDP、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量指标考核,提高了考核的精准度和可操作性,有效杜绝“一刀切”“一锅煮”问题,引导各县市(园区)根据自身产业布局和资源优势,找准发展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绿色发展。
划入“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木垒县,连续三年考核“新能源大基地项目、保障性并网新能源项目”等清洁能源发展指标,推动该县抢抓国家“大力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政策机遇,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木垒县委副书记、县长哈比勒贝克自豪地说:“我们紧盯州党委下达重点绩效指标,将风光电产业列为‘一号工程’,举全县之力推动项目建设,目前已形成418万千瓦产业规模,年产值达40亿元,实现税收4.48亿元,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在去年自治州绩效考核中,我们被评为‘优秀’县市”。
我州紧紧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设置绩效考核指标,积极引导各县市(园区)、各单位真正把重心转移到拼质量、拼效益、拼实际成效上来,以高质量的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1至6月,昌吉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91.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位居全疆第二;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1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18.38亿元,同比增长83.7%,增速位居全疆第一,为全疆经济发展作出了昌吉贡献。
围绕民生抓落实——
“怎么考”与“怎么干”相统一
“去年冬天我参加了镇上组织的电焊培训班,拿到了初级电焊工操作证,今年4月份我就在蓝山屯河工地找到活儿了,月薪有7000多元。”奇台县五马场乡半截泉村牧民阿迪力别克激动地说。
今年一季度,我州对“冬季大培训”“春耕备耕”等阶段性重点工作进行专项考核,打破部分基层干部“过完春节再抓工作”的惯性思维,引导农牧民变“冬闲”为“冬忙”,各县市紧盯指标任务,积极组织农牧民参加“畜牧养殖”“农技农艺”“建筑职业技能”培训,5.06万农牧民从中受益,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4.76万人,带动农牧民人均增收2000余元。
昌吉州聚焦群众关切、保障改善民生,将扶贫济困、脱贫攻坚、服务“三农”等608项惠民工程纳入考核,引导各级干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
“推进电子社保卡应用,提升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能力,电子社保卡签发率达65%以上”“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精准高效协同,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成功率达90%以上”……在昌吉州社保局办公楼的墙壁上,挂着一幅重点指标落实进展图,列出了今年的30项工作指标,每一项指标后面都清晰地标注着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完成时限和完成进度。
“我们将考核体系科学量化,重点指标任务梳理细化到每个科室,开展一月一考评,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量落实。”州社保局副局长李娟说。
一季度抓培训、定计划;二季度抓开工、强落实;三季度抓整改、补短板;四季度抓考核、促提升……昌吉州创新建立落实机制,形成定指标、强监管、抓整改、促提升的良性循环。
科学奖惩促担当——
“管得好”与“用得好”相统一
昌吉州坚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做到“考数量、考速度”向“考质量、考效益”转变,建立科学考核评估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好的制度催人奋进,绩效考核让‘要我干’变为‘我要干’,激励乡镇干部担当作为,在实现乡村美、产业兴、集体壮、农民富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吉木萨尔县北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闫鑫说,“我们坚持考用结合的刚性机制,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种植产业发展、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等工作与干部奖惩机制挂钩,倒逼干部把工作干在平常、抓在日常。”
为了避免“一考了之”,昌吉州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考事”与“考人”相结合,推动绩效考核与干部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将综合考评结果作为检验工作和鉴别干部的“标尺”,成为领导班子考核以及干部考核、嘉奖、任用等的重要参考,真正体现考核结果的导向性、激励性、约束性,让绩优者得实惠,让后进者添动力,构建起“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选人用人新格局,最大限度激发了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们把绩效考核作为年底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奖励先进、鞭策后进,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让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励干部主动作为、必须作为。”昌吉州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宋志武说,“绩效考核既是‘紧箍咒’,更是‘助推器’,能让大家甩开膀子、迈开步子争先进、当排头,最终向老百姓交出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