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这些地方的蘑菇火了!为乡村撑起“致富伞”
现在室外已是冰天雪地,而在昌吉市各乡镇的食用菌温室大棚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种植户们抓紧采摘蘑菇,确保抢“鲜”上市,为市场增添丰富的农产品供应,同时增加收入
12月2日,记者走进昌吉市六工镇西五工村的蘑菇大棚,一股浓郁的菌香扑面而来,一袋袋蘑菇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蘑菇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圆润鲜嫩,长势喜人。种植户裴顺贤正在采摘头茬平菇。


蘑菇种植户裴顺贤介绍,我们这个平菇现在的价格,市场批发价基本上就在5元左右,总产量基本上能达到200吨左右,就按现在的价格来估算的话,估计应该能有个40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由于昌吉市冬季寒冷,为了确保蘑菇能种植成功,裴顺贤专门聘请技术人员进行把关,选择了抗寒能力强、产量高的优质平菇菌种,并根据蘑菇生长周期科学调配营养基,使得蘑菇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上乘。
六工镇西五工村蘑菇温室大棚技术员白海龙说:“蘑菇生长的最佳温度应该是10°-20°之间,这个时候它生长的速度最匀称,长出来的品质也最好;我们每天喷一次水保持湿度,如果天气寒冷基本就不喷水,天气晴朗的情况下会喷一次水,湿度尽量保持在70%-90%之间,更有利于蘑菇的生长。”


裴顺贤告诉记者,今年他一共种植了三个大棚的平菇,总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从10月中旬开始培育平菇菌袋,总计达11万袋,根据目前长势估算,预计每个菌袋平均可产菇2公斤左右。种植平菇生长周期短,可以采收六七茬,加之品质好,得到昌吉、乌鲁木齐等地客商青睐,不愁销路。良好的市场潜力,让他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六工镇西五工村蘑菇种植户裴顺贤说:
“因为今年平菇已经种成了,明年我还要再引进一点,像滑子菇,包括香菇、林下菇这样子的,后期要做一部分,把蘑菇产业能再往大扩展一点,也能增加我们的收入。”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今年,昌吉市因地制宜,引导农牧民发展特色化种植,大力发展菌菇种植,实现了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目前,昌吉市有15户种植户从事平菇等食用菌种植,建有温室大棚17座,总种植面积28.7亩,种植区域分布在大西渠镇、滨湖镇、六工镇等乡镇,预计全年可生产平菇18万袋,实现产值近百万元。 (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华 张圆圆 通讯员 陈宴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