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蓝图。
新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大家表示,会议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对于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意义重大。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奋发有为、锐意进取,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时隔10年,党中央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杜宏茹说,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并提出“五个更加”,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
杜宏茹表示,新疆城市具有典型的干旱区地域特色,2024年城市化率超过60%。按照“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要求,新疆应做到“双轮驱动”,既要集聚发展以乌鲁木齐、喀什、伊宁等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绿洲城市组团,也要通过发展一批南北疆人口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区域带动能力突出的县城来示范推进城镇化建设。
昌吉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鹏文表示:“我们将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他说,昌吉市将大力实施“强州府”战略,围绕增强州府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加大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力度,深化景城互动融合。稳步推进城市更新项目落地,持续完善市政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和辐射力。
建设美丽城市是全面推进美丽新疆建设的重点任务。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综合业务处处长陈勇民说,2025年,新疆继续以天山北坡城市群大气环境整治为重点,以降低PM2.5为主线,强化源头管控、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持续推进集中式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快治理改造或替换不达标水源,提升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水平。同时,持续推进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和博乐市“无废城市”建设,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今年以来,阿克苏地区开工实施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0个,完成投资16.05亿元。同时,建立以政府保障基本住房需求、市场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住房需求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大力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需求。
阿克苏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晓木表示,阿克苏地区将持续开展城市管道设施更新改造和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城市管道设施的安全性与防洪排涝能力,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扎实推进居住品质改善,不断完善居住小区内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满足百姓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的需求。
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克拉玛依市已走在前列,2023年、2024年蝉联“中国领军智慧城市”称号。城市综合APP“立克办”提供“指尖直达、随时即办”全方位服务;数字人警察、数字人社工“小克”实现市民群众各类信息“一问一答”、事项办理“一问一办”、各类咨询“一问一查”,极大提升政务服务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克拉玛依市数字化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臧奕茗说:“克拉玛依市将立足智慧城市建设的坚实基础,主动对接国家及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深度融入区域发展规划,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勾勒出智慧底色。”
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需要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新疆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万理说,面对会议提出的新任务,新疆高校应将“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的核心要求深度融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链条。针对新疆复杂地质和自然条件,如戈壁、冻土、极端温差、风沙侵蚀、盐碱土壤腐蚀、地震活动等对建设韧性和宜居城市的影响,强化技术攻关,调整优化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向,推动成果转化与应用示范,让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记者李杨,参与记者盖有军、李行、张治立、魏永贵,通讯员吕振江、潘婷、侯婧婧、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