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小吃街:从舌尖盛宴到文旅新地标

2025-08-06 11:42:51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17年前
昌吉小吃街建成投用
揭开了昌吉美食美名外扬的序章
如今
这条街已从美食聚集地蝶变为
集观光、旅游、购物、文化体验
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
半年接待游客超190万人次
成为昌吉人引以为傲的城市名片
更成了全国游客品味新疆
感受风情的首选地
图片
时值正午
昌吉小吃街里烟火升腾
商户们在灶台前忙碌翻炒
游客们循着香气穿梭其间
吆喝声、欢笑声与食物的滋滋声
不绝于耳
在马学才九碗三行子
一拨拨客人接踵而至
都为这道昌吉特色美食而来
市民杨月红说
“‘九碗三行子’里面有珍珠丸子
油炸的红烧丸子
还有夹沙、粉汤等
口味丰富全面
老少皆宜。”
             图片
九碗三行子能成为小吃街的“必点项”,离不开其创始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九碗三行子宴席》代表性传承人马学才的坚守。今年62岁的马学才凭着传承的手艺,从几十平方米的小餐馆做起,靠炒面、拌面积累口碑。2008年,小吃街建成之初,他成为首批入驻的商户,不仅获得180平方米的经营场地,还享受到了租金减免的优惠政策。
图片
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九碗三行子宴席》代表性传承人马学才说:“咱这手艺是刻在骨子里的,我就想着得把它传承下去,就开了一个小餐馆,起初只有几十平方米、4张小条桌,生意却特别好。
凭借着纯正地道的口味,马学才的店铺如今成了小吃街里名副其实的“打卡地”——平均每日客流量达300人次,月收入稳定在30万元。此时马学才并未停下脚步,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带徒传艺中,一心要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图片
 马学才说:国家大力扶持我们,给我们提供了便利,还赋予了我们这份荣誉。我们必须把它传承下去。”
图片
在昌吉小吃街
像九碗三行子这样的特色美食还有很多
榆树沟丸子汤的醇厚
犁铧尖三凉的清爽
张福学羊羔肉的鲜嫩
张福兴胡辣羊蹄的软糯
小惠锦油糕的香甜
…… 
一道道美食串联起昌吉的烟火记忆
也成了吸引游客的“舌尖密码”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当夜幕降临
小吃街的星光夜市迎来了热闹的“接力棒”
升级改造后的美食制作区干净整洁
新换的桌椅整齐排列
璀璨的灯光与互动舞台相映成趣
烤肉的焦香
椒麻鸡的鲜辣
海鲜的鲜香弥漫开来
新增的30多种捞制小海鲜
更是让游客的选择愈发丰富
图片
这里的东西真的非常好吃,而且还有免费的歌唱舞台。第一次在舞台上唱歌,这种体验特别好。”山东青岛游客王敏说。
这里有文艺演出,游客也能上台为朋友献歌。我们每天的游客量大约有1000人,到了晚上,几乎天天都是爆满的状态。”昌吉小吃街星光夜市负责人马瑞说。
如今的昌吉小吃街
宛如各族饮食文化
交融共生的“微型生活画卷”
多年来
小吃街通过每年举办
美食技能大赛、美食节、玉石展等活动
持续挖掘地域特色美食
先后评选出
昌吉名小吃9家
新疆名小吃31家
中华名小吃26家
还荣获
 “中华小吃名街”
“全国十大特色美食区” 等国家级荣誉











昌吉小吃街行政部主管吴娆说:“我们小吃街从最初的37家商户,发展到现在67家。游客量也从最初的一年几十万人次,到现在的半年就达到了190万人次。昌吉小吃街已经成为昌吉市一张极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美食名片,成为游客品尝美食和观光娱乐的好去处。”
记者 刘华 叶飞 袁琪浩(实习) 通讯员 王君芝

责任编辑:陈蕾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