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昌吉市严厉整治“骑士”!

精策严打:
为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昌吉市交警精心制定详细方案。将提升电动车上牌率、规范行驶秩序、增强驾驶员安全意识列为核心目标,严查无牌上路、闯红灯、逆行、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全力为辖区群众打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严管保畅:
整治行动中,昌吉市交警科学调配警力,采用临时卡点与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在主要路口、路段等电动车违法行为多发区域,加大检查力度。对于无牌上路的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民警耐心进行交通安全宣传,督促车主尽快办理上牌手续,提醒其佩戴安全头盔,安全文明出行。
宣传引导:
为提高群众安全意识,昌吉市多管齐下开展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媒体平台,定期发布关于电动车上牌政策解读、办理流程及整治行动动态,累计阅读量达数万人次。期间,组织警力深入辖区企业、驾校、社区,发放宣传资料超6000份,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10余场,面对面为群众答疑解惑,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与法治观念。在各交警执勤点,民警积极向过往及办事群众宣传电动车违法行为危害,浓厚整治氛围已然形成。
初显成效:
自电动车整治行动以来,昌吉市交警累计检查电动车、摩托车3600余辆次,劝导纠正电动车驾驶人轻微违法行为1900余起,累计宣传教育7000余人次。昌吉市交警通过不懈努力,为营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迈出了坚实步伐。
下一步,昌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将加强日常巡查频次,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整治成果,打造一个安全、舒心的出行环境。
昌吉市交警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
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依法规范停车,驾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则必须按规定做到“有牌证、限两人、戴头盔、靠右行”,确保他人及自身安全。
看护“未成年人”
不要让未满16周岁的孩子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不要让未满12周岁的孩子骑自行车上路!
安全头盔须全程佩戴
头部是人体最脆弱的部位,事故中未佩戴头盔的骑乘人员头部直接撞击路面,极易造成致命伤害。安全头盔可吸收大部分撞击力,缓冲减震,降低事故伤亡概率。
按信号灯通行
“闯个红灯不要紧”“有急事,闯红灯没事儿”“眼睛看花了,以为是绿灯”,也许你总有五花八门的借口,但任何借口都不能成为闯红灯的理由,因为你永远不知道,闯红灯的下一秒到底会发生什么。
靠右行驶
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非机动车应当在道路右侧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非机动车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不酒后骑车
酒后不能开车;酒后也不能骑行电动自行车。
切勿逆行
遵守交通法规是最基本的常识,然而有些人为图一时方便将交通法规抛之脑后,偏偏“反其道而行”,给正常通行的车辆和行人带来安全隐患,而且有可能因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无牌无证莫上路
无牌无证非机动车上路行驶会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和损失。由于缺乏相应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这些非机动车用户往往随意穿插变道、逆向行驶、乱停乱放、人货混装、违法载人,容易与其他车辆或者行人发生碰撞。
杜绝危险驾驶行为
骑行时不得双手离把、持物或接打电话,避免因分心驾驶导致事故。
不随意横穿马路
俗称“鬼探头”,部分电动自行车骑行人见路面车辆减少后,不顾周边行驶的车辆,立即加速横穿马路,后方若有车辆快速驶来,往往会导致双方车辆都避闪不及,酿成事故。
不在机动车道内穿行
应该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骑行,同时注意控制车速,避让行人。
警惕大型车辆盲区风险
骑行电动自行车一定要注意和货车保持足够的横向距离,切不可在大货车前方行驶、停车。应尽量远离正在转弯或准备转弯的大货车,不要和大货车同时进路口,不要加速企图从转弯的货车车头前抢行,宁等三分,不抢一秒。
切勿违规载人
非机动车自身平衡系数较低,若是超员超载,违反规定载人,更易出现制动不良、车身失衡等现象,很容易发生事故,一旦发生事故,会增加死伤的概率。
不拼装、改装和加装动力装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或提供电动自行车有关拼装、改装和加装服务,包括不得加装动力装置、座位、车篷、遮阳伞、高分贝喇叭、音响等影响安全驾驶的装置。
(来源:昌吉市交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