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红色物业”提升社区治理新动能
物业服务联系千家万户,关系民生幸福。我市以办好“关键小事”为着力点,推行社区“红色物业”,通过党建引领这条红线,凝聚起物业管理的多方力量,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也为创新社区治理提供了新动能。
家住华洋尚城小区的美丽坎木·伊明今年60岁,每每遇到问题,她总是第一时间找到社区居委会或物业公司,请求给予帮助。
华洋尚城小区居民美丽坎木·伊明:“我这儿有啥困难,有啥事儿,物业上、社区居委会都一样给我帮忙的。”
美丽坎木·伊明所说的物业,就是今年11月,我市全面推行“红色物业”的华洋物业公司。该公司全面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聘请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党支部书记、楼栋长进入物业,把党的政治属性、党员队伍、党建工作机制全部纳入物业管理体系,以有效推动社区工作与物业服务相融合,合力下好基层治理这“一盘棋”。
华洋物业嘉顺小区党支部书记张兴德:“以党员的身份带动身边的同事,更好地服务于小区业主,更好地使小区的业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美好感。”
建国路街道嘉顺社区党总支书记苏红娟:“通过我们阵地同用、活动同办、困难同帮这样的一个模式,我们现在服务居民更加便利高效。”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建国路街道晶彩城社区,富友国际小区物业公司党支部的维修师傅董威正在排查单元门的安全隐患。自从物业公司成立党组织后,董威的服务意识比以往更强了。
富友国际物业管理处党员董威:“我们物业成立一个党支部,我感觉有家了,我们是红色物业,是一个党的组织。在服务中,我要发挥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居民放心。”
富友国际小区居民陈秀平:“我们这个物业自打成立党支部和社区联合以后,对物业服务有很大提升,特别是这个物业很多的维修工人,他们都是党员,都起到了积极带领带头的作用,这个小区物业搞得挺好。”
目前,我市已在88家物业企业和360个小区中建立党组织6个。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刊、有制度”的要求,对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红色阵地”进行标准化建设,实现困难同帮、阵地同用、活动联办,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建国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狄晓娟:“虽然物业公司是企业,但是他承担了许多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些公益性的事业。让物业公司的党员,发挥先锋引领和示范带动的作用,能够带动更多的物业员工,为我们辖区的居民提供更精细化、更优质的服务。”(昌吉市电视台 陈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