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山德别克家的熏马肠节前热销
作为一种新疆特色美食,熏马肠是不少家庭和餐馆的必备品。临近春节,阿什里乡努尔加村的山德别克一家又开始忙着宰割和熏制,希望能赶在年前卖个好价格。今天的新春走基层,请跟随我们的记者走近山德别克,看看熏马肠的制作过程和销售情况。
在熏马肠生产车间,整洁的案板上摆放着已经切割好的马肉,正等待工人师傅灌装。
记者刘甜甜:“可以看到这些切割好的肉已经被工人师傅们用盐和蒜腌制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现在他们就在利用这个灌装机,把这些腌制好的肉灌装到一根根的马肠中。”
在过去,灌装熏马肠都是靠人工操作。随着灌装机的出现,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提高了灌装效率,而且更加快捷卫生。这边在忙着灌装,那边则抓紧绑扎,一切就绪之后,接下来就是悬挂、熏烤和晾干。
记者刘甜甜:“现在我就在熏马肠的熏干间里面,工人师傅们灌装好的马肠子都会被挂到这个房间里面,然后经由火炉子进行熏制,五个小时到一天的时间,这些熏马肠就熏制成功了。”
山德别克告诉我们,这几天的生意特别好,订单比较多,不少客商直接上门拉运,有的则是通过电商渠道购买。
阿什里乡努尔加村村民山德别克:“发到主要是乌鲁木齐、石河子、玛纳斯、昌吉也有,阿勒泰、哈巴河、布尔津,伊犁发的也有,往口里发的也有,口里发的是河北。”
山德别克家的熏马肠之所以销售得这么好,除了生产加工过程干净、规范外,还有一个就是马肉的品质。山德别克所选用的马匹多来自阿勒泰等地,然后由自己精心喂养,因而肉质鲜嫩,脂肪较少,口味香醇。
阿什里乡努尔加村村民山德别克:“到现在养了100多匹马,每天都要宰两三匹、三四匹,高峰期的时候十几匹。”
31岁的山德别克从事熏马肠加工已有七八年的时间,在传承父亲技艺的基础上,他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注册了商标,年收入达20多万元。自己日子过好了,山德别克就想着帮助村里的其他人,安排了部分村民到他工厂就业。
工人哈山:“不用外面跑打工,就这个地方打工,房子也近近的。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现在跟上山德别克几年了,生活越来越好了,我继续努力,继续跟上山德别克继续干。
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如今,山德别克家的熏马肠声名远扬,他已计划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继续扩大规模,打响品牌。”
阿什里乡努尔加村村民山德别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的一年我要好好干,把我们的熏马肠打出品牌,希望今年的收入更好。”
看到山德别克家的熏马肠生意越来越好,我也由衷地为他高兴。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山德别克的勤奋和敬业,他用自己的双手诚信经营,踏实做事,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而这种通过实干收获的幸福才会真地甜到心里。(昌吉市电视台 张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