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残膜回收 减少白色污染
春耕好时节,农民生产忙。连日来,我市各乡镇抢抓整地、播种的有利机会,全面开展春季农田残膜回收,最大限度地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二六工镇幸福村,昌吉市雨轩金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型残膜回收机正在田间地头作业。合作社负责人吕国华告诉记者,自4月1号以来,他们累计出动5台残膜回收机,目前已对1000亩土地的残膜实施回收,预计到4月中旬,即可完成余下的3000亩土地的回收任务。
昌吉市雨轩金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吕国华说:“天气暖和了,我们用人工和机械,把残膜收拾干净,收拾干净有利于我们的春播生产,提高我们的种子发芽率,提高产量,减少白色污染。”
二六工镇共有耕地7.8万亩,其中90%都使用白色薄膜进行种植。为了减少残膜污染,二六工镇组织大量人力和机械,逐个地块儿开展拉网式回收。
二六工镇副镇长闫康说:“我们二六工镇今年计划安排50台残膜回收机,从3月底开始到目前为止,已回收残膜3.4万亩210余吨。”
在滨湖镇东沟村,村民芦向银也正忙着捡拾残膜。他告诉记者,由于残膜回收机无法进入葡萄地,他只好以人工方式进行回收。家里种了30亩土地,每年需要铺设薄膜120公斤,如果不及时对其回收,就会影响来年的农作物根系生长,从而造成减产。
滨湖镇东沟村村民芦向银说:“先用手拾,拾完用耙子再拾一下,就拾干净了,种啥东西苗也好出了,也增产了。”
滨湖镇东沟村有耕地1.1万亩,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和制种豇豆。每年春秋两季,村里都会组织机械和人力开展集中回收活动,以减少白色污染,增加作物产量。
滨湖镇东沟村村委会委员沈武生说:“我们安排了10台大型机械对残膜进行了回收,另外安排了180人左右,对进不去大型机械的农田进行了人工清捡,(目前)全部残膜回收清理完毕。”
今年,我市共下达残膜回收任务55万亩。截至目前,农区10个乡镇已组织群众上万名,投入残膜回收机具2316台,完成回收残膜任务23万亩,预计到4月底,将全面完成回收任务。(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成石麟 二六工镇 张国华 滨湖镇 高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