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5.4万亩小麦开镰收割
进入7月,我市5.4万亩优质小麦陆续成熟。各乡镇积极组织人力和机械,指导农民做好抢收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在三工镇南头工村,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一派繁忙景象。伴随着轰鸣声起,大型联合收割机立马启动,快速作业。受气候影响,今年的小麦整体比去年早成熟7天左右。为抢抓农时,三工镇不仅动员本地联合收割机参与作业,还从外地引入久保田9880型新型收割机,加快小麦收割进度。
农机手邢新亮:“咱们这个久保田联合收割机,好处就在于天阴下雨农作物都可以收,不管是套种,还是田块大与小,灵活度要好,这个康麦因联合收割机它下不去的地块,咱们都可以下去。”
三工镇是我市最大的小麦种植乡镇,总面达3万亩。在调用联合收割机开展包村包片收割的同时,三工镇还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现场的指导服务。
三工镇南头工村村民李富德:“我今年种了35亩地麦子,交到粮站一公斤是两块六毛二,大概有个14吨,大概就是三万多块钱。”
三工镇农机站负责人马晓明:“我站从今年6月上旬开始就对我镇6台小麦收割机安全技术壮况进行检查,使其达到待收状态。7月1日夏收开始后,又从外地陆续调入9台联合收割机,预计我镇小麦7月10号到达收割高峰,7月15号基本结束,目前已收割小麦8000亩。”
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市今年小麦种植面积为5.4万亩,平均单产可望达到430公斤,总产量为2159万公斤。目前,我市已投入29台机械参与小麦收割,完成应收面积的30%。预计到7月15号左右,整个收割工作将全面完成。(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马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