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加克拉•火加合买提爱心播撒文明致富不忘乡亲
日前,中国文明网公布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名单,阿什里乡努尔加村加克拉•火加合买提家庭榜上有名。多年来,加克拉•火加合买提和丈夫赛力汗•斯尔克巴依相互扶持、共同奋斗,大力发展传统的羊毛毡刺绣手工业,不仅绣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还带领众多乡亲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一大早,加克拉•火加合买提的家就开始忙碌起来。受她邀请,村里的姐妹们围坐在火炕上,抓紧绣制羊毛毡。
2012年,加克拉和丈夫看好当地的畜牧业资源优势,在自家院内办起了羊毛毡加工厂。第二年,她们组织村里另外5户牧民,创建了昌吉市阿什里乡霍依达拉羊毛毡加工专业合作社,一起从事哈萨克传统地毯、挂毯、毛毡的制作和销售。
加克拉•火加合买提:“毛毡是我们哈萨克族的传统手艺,办理这个合作社的初衷是想要传承我们的手艺,另外是带动我们本村的妇女一起致富。”
丈夫赛力汗•斯尔克巴依早年干过车工、刨工,为更好地支持妻子加克拉•火加合买提创业,他主动承担了设备的维护和改进工作,并先后研制出羊毛毡打散机、压实机、擀毡机等加工设备,其中有的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加克拉•火加合买提的丈夫赛力•斯尔克巴依:“起初,手工的时候人数多,花费时间也多,一天才能完成一个毡子,有了这个机器之后,一吨的羊毛都能在一天之内加工完成。”
如今,合作社是越办越红火,富裕起来的夫妇俩总想为乡亲们做点儿什么。他们把目光瞄向10多位困难家庭妇女,希望通过传授刺绣技艺,增加她们的经济收入。
霍依达拉羊毛毡加工专业合作社社员玛依努尔•达列力汗:“以前我是一名家庭妇女,我老公是二级残疾,入到这个合作社,我所学的技术都是加克拉给我手把手地给我教的,生产好了,工资拿得高,就是3000左右,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
此外,加克拉•火加合买提夫妇还经常看望慰问其他困难群众,并送去面粉、清油等生活物品。
阿什里乡努尔加村党支部书记达吾列提•阿西木:“加克拉同志对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创收,在村子里起到了带头作用,我们也会支持并鼓励大家向加克拉家庭学习。”(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孙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