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斗我幸福】李勇超用激情和实干点亮青春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是社会上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佃坝镇二畦村青年李勇超大学毕业后,便选择回乡创业。他勤于学习、不畏困难,大力发展花卉种植,用激情和实干点亮青春底色。
尽管室外已是天寒地冻,但在佃坝镇二畦村李勇超的大棚里,各类花卉正竞相开放。李勇超和母亲待在一旁,忙着包装封袋,准备将一盆盆花卉送往市场销售。
种植户李勇超:“今天早上客户发来微信,预订的190盆花要送到乌鲁木齐南昌路明珠花卉市场销售。”
2014年,李勇超大学毕业。他放弃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与家人一起种植起大棚花卉。
李勇超的母亲王秀霞:“他就和我商量养花,养就养吧,刚开始不会种,他就找材料,上网买订购电子书慢慢看,慢慢摸索,就慢慢地开始做了。”
万事开头难,李勇超从搭棚、采苗、引水、施肥开始,一步一步学习,一次一次试验。尽管每天都吃住在大棚里,但由于技术不过关,他第一年种植还是遭遇道了不少挫折,其中3000盆花卉死伤大半。
李勇超的母亲王秀霞:“他自己也说,妈呀那个花儿真不是好养的,你看别人养得那么好,自己养不是那么回事,我说娃娃干一番事情,必须有一番付出,这一点点曲折算什么,对不对?”
在母亲的鼓励下,李勇超重新鼓起勇气。他向周边有经验的种植户虚心请教,逐步掌握控制光照、调节湿度、冬季保温等关键技术。
种植户李勇超:“在网上看花卉这方面的东西,然后又买花卉专业方面的书籍,来根据实际种植的经验和书本上的一块儿结合起来,摸索出来了自己的一套种植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李勇超种植的花卉成活率、长势和品相都有显著提升,并逐渐打开市场,赢得客户认可。
种植户李勇超:“给他们栽了20多个品种的花卉,然后挣了有6000多块钱,就是感觉到自己种植种花这方面还是挺有潜力的,然后自己继续坚持下去。”
为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李勇超积极筹措资金,特别是政府提供的创业贷款,让他更有底气和希望。
种植户李勇超:“种花遇到了那个资金的问题,先是向朋友借了点钱,但是资金不够,然后又向政府申请了大学生创业贷款,贷了10万元,帮助我创业。”
如今,李勇超的花卉事业越做越好,种植规模也由最初的2个棚发展到现在的8个棚,年销量花卉4万多盆,收入达20万元以上。
种植户李勇超:“虽然特别辛苦,特别忙碌,但是从这个劳动中也收获到了丰厚的果实,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马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