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新春走基层】背靠合作社致富有盼头

2021-02-10 13:12:23 来源: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 打印

春节临近,又值牛宝宝降生的高峰期,牧民们喜上加喜,乐在心里。今天的新春走基层,就请跟随我们的记者走进阿什里乡新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一起去感受那里的忙碌与甜美。

记者刘甜甜:“我现在是在阿什里乡新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犊牛舍里,临近春节,这里迎来了小牛犊出生的高峰期。”

记者刘甜甜:“您好,阿厂长,这几天我们合作社一共出生了有多少头小牛犊啊?”

阿山汗•木黑亚提:“这两天的话有个七八个。”

记者刘甜甜:“七八个呢,那你看我们这些小牛犊都是什么时间段出生的呢?”

阿山汗•木黑亚提:“比如说最近的话,那就是晚上的12点到三四点,产的比较多一点。”

记者刘甜甜:“确实是很辛苦,那就是晚上要一直守在这里吗?”

阿山汗•木黑亚提:“对,晚上我们就是专门有工作人员晚上在这儿进行值班,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转一转,看一看。”

进入2月,合作社里三十多名工作人员24小时轮岗,巡查、接生、喂料、控温,保障小牛犊顺利度过新生期。

记者刘甜甜:“阿厂长,我看这头小牛它身上还水水的呢,就是你说的那头刚出生的小牛吗?”

阿山汗•木黑亚提:“嗯,这个就是我给你说的那个刚出生的小牛,现在就是这个上面的羊水还没舔干净。”

记者刘甜甜:“我看它现在一直卧着,它要多长时间才能像其它小牛一样站起来呀?”

阿山汗•木黑亚提:“一般情况下的话就是刚出生以后可以站起来的,比如说这种,就是吃过初乳以后,一两个小时之内可以站起来,应该快了。”

记者刘甜甜:“那像这个小牛你看它这么虚弱,我们要怎么样的去喂养它、保护它,才能让它更好地度过这个新生期呢?”

阿山汗•木黑亚提:“小犊牛出生以后就是两个小时之内我们就进行初乳饲喂,初喂完以后拿到这个专门砌的这个圈里面,这个圈比如说就是地下很凉,我们又铺了些麦草,上头还有这个灯,专门发热的那种灯,保证这个新生犊牛体弱的时候度过这个新生期。”

虽然工作比较辛劳,但大家毫无怨言。阿山汗•木黑亚提是阿什里乡努尔加村村民,合作社成立后,他将自家的牛托管入股,每月领取分红,还在合作社打工,收入比自己单干增加不少。

新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厂长阿山汗•木黑亚提:“我们家也在这儿托管了5头牛,一个月大概分红有个1500元左右,再加我自己的工资5000多元,我们一年的家庭收入就是有个八九万元。”

跟阿山汗•木黑亚提一样,合作社里另外30多人既是社员又是员工,尽管都很忙碌,但大家内心充实,满怀希望。

新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文奎:“产牛犊晚上产的比较多,员工也比较辛苦,但是大家非常地开心,因为这块儿咱们牛群扩大了,咱们的效益会更好,社员会得到更多的收入。”

目前,新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吸纳社员386户,固定资产达1.01亿元,存栏奶牛1200头。经过近10年发展,合作社从单一的奶牛养殖,发展到了肉牛肉羊集中托养、牛羊屠宰分割、肉羊良种繁育、饲草种植加工及销售等多种经营,实现了多业联动、循环发展。2020年,合作社社员户均年收入达9万多元。

新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厂长阿山汗•木黑亚提:“合作社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我在这边工作就是蛮有信心的。新的一年我希望我们合作社越来越壮大,我的工作工资也越来越多,分红也越来越多,生活也越来越好。”

新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文奎:“想着从国外再引进个百十头进口的牛,把咱们牛群进行一个整体结构的优化,这样挤奶多了收入才能更好。”

记者手记:产业建在家门口,群众致富有盼头。新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从刚开始的几个人、十几头牛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存栏上千头、社员近400人、年产值达3000万元的规模,让我们看到了合作社+农牧民运行模式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只有不断统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稳步推进,农牧民才能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日子才会越过越“牛”。(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刘甜甜)

责任编辑:陶美玲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