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脱贫攻坚答卷】靠着滑雪场吃起“旅游饭”
用好冷资源,搞活热经济。近年来,阿什里乡牧民依托龙山滑雪场景区,就近吃起“旅游饭”,让冬闲变成冬忙,收获了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吐尔旦是阿什里乡二道水村的牧民,眼下却是龙山滑雪场的一名安全员。他每天都得向游客反复讲解滑雪注意事项、疫情防护知识,以确保游人安全,满意而回。
牧民吐尔旦:“这地方挺好的,环境挺好的,然后就是中午包吃,我们工资是3000元左右,我对这儿挺满意的。”
从每年的12月起,龙山滑雪场就迎来旅游人潮,其经营项目由刚开始的滑雪,逐步扩展为雪圈、雪橇、雪地摩托、骑马等。日渐增多的工作岗位,吸纳了不少周边牧民,他们农闲时候过来打工,既服务了游客,也给自己增加了收入。
龙山滑雪场经理高建新:“我们的工作人员现在有22人,都是我们阿什里乡的牧民,冬季农闲的时节他们就过来我们雪场工作,每个月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这样呢,既保证了我们雪场运营,也给我们休牧期的牧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除了在景区实现转移就业,部分牧民还利用特长,开办起一些新的游玩项目。牧民努尔兰就在滑雪场旁边建了一个骑马场地,景区不仅不收取场地租赁费,而且鼓励他搞好经营,收入全归他自己。
阿什里乡二道水村牧民努尔兰:“好的时候收入500块钱,平均怎么都250块钱、200块钱随便有,好生意,就这个骑马的钱挣的钱还是我们的。”
依托滑雪场,12户牧民还在周边开办起牧家乐,生意是越做越大,日子是越过越好。
阿什里乡阿什里村牧民 哈恩巴尔•哈依木热提:“游客滑完雪可以到我们家来吃饭,我们这特色有熏马肉、熏马肠、抓饭、大盘鸡等,经济实惠,随着假期到来,游客也慢慢增多了,一个月收入差不多五六千元。”(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