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立法联系点“小”站点展现“大”担当
广集民意、凝聚民智,法律才能更接地气、更具实效。北京南路街道自2020年1月被设为自治区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不断丰富履职形式、拓展工作内容、畅通反映渠道,切实发挥汇集民意、汇聚民智的作用,让基层群众的意愿直达立法机关,展现“小”站点的“大”担当。
6月28号,在北京南路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建议征集会上,人大代表、辖区居民、立法信息员们各抒己见,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访条例》 修订草案建言献策。自2020年1月被命名为自治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北京南路街道招募了87名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热心法治工作的公民担任立法信息员,聘请了辖区内法律专业、财经专业、金融保险、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类型人员组成专业人才库,建立起以信息员为主体、顾问单位和专业人才库为“两翼”的1体2翼多元工作架构,组成倾听民意的“矩阵”。
市人大代表马镱文:“作为市人大代表,我要通过参加(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这种座谈会、征求意见等多种活动,听取基层群众的原汁原味的声音,关注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履行好一名代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能给立法工作提供来自基层、最接地气的意见建议,北京南路街道立法联系点将征询意见建议座谈会开到了商业门店、居民小区,组织立法信息员与餐饮店、便利店等小业主、居民们坐在一起,面对面讨论法律草案条文,现场征询意见建议。
北京南路街道基层立法信息采集处信息员庄兰:“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把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反映到社区,立法不再是高大上的事情,现在既能看得清,也能摸得着。今后我要把居民对社会的需求和意见, 及时反映到社区,当好信息员。”
事前广泛动员、深入普及相关法律,事中搭起平台、让基层意见充分汇集,事后及时反馈、形成民主决策全链条、全流程的闭环。通过组织开展多次近距离的立法意见建议征询活动,百姓接地气的声音被上级立法机关听见或采纳,人民群众的认同感、荣誉感油然而生。
北京南路街道油运基地社区干部许文博:“有了基层立法点,居民能够提出立法建议,我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把收集到的群众呼声,能够有效地反映给北京南路街道,让群众的呼声得到更好的表达和体现。”
2020年1月至今,北京南路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参与完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访条例》等15部地方性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征求工作,参与制定了《昌吉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意见两级交办两级督办办法(征求意见稿)》等规范性文件,累计召开征询座谈会26场次,征求各类意见建议120余条,收集上报立法意见30条。
北京南路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章新华:“两年来,北京南路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聚焦如何(做好)基层民意直通,基层普法宣教和基层治理助力等多项职能,紧紧围绕民主立法工作进行积极地推进和探索, 向自治区人大传递昌吉声音, 基层立法建议让联系点成为立法工作和人民群众交流互动和鱼水相亲的桥梁和纽带。”(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马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