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零工有了“新家”!
昌吉市创新思路聚焦就业困难人员的急难愁盼,在乡镇街道布局打造“零工驿站”,为求职者和用工方提供现场招聘、信息推介等多样化服务,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灵活就业更有温度。这几天,位于建国路街道办事处一楼的“零工驿站”格外忙碌,每天来这里求职的人络绎不绝,在这里灵活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大学应届毕业生等不同类型的求职者都能结合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找到心仪的工作。
建国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楚建琪说,我们把企业和个体店面的招工信息都集中在“零工驿站”,根据求职者需求,提供不同的招聘信息,帮助他们找到心仪的工作。大家对这种高效便捷的服务模式非常满意。
“零工驿站”不只是为零工提供“有温度”的候工环境,更是一个集人社、就业、劳动保障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多层次服务联盟,其主要目的是以实际行动帮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今年50岁的建国路街道居民陈昱汝以前在一家超市上班,因为离家远、照顾不上老人孩子,就辞职在家。后来通过街道“零工驿站”发布的招工信息,很快在离家只需要五分钟路程的捷瑞通能源加油站找到了一份加油员的工作。
建国路街道居民陈昱汝说,我通过“零工驿站”找到了这份工作,自己特别满意,不仅工资可以、待遇好,工作也不是很累。非常感谢“零工驿站”这么好的平台帮助我找到这份工作,我要珍惜这份工作,好好干。
作为招工企业与求职者的“中间人”,“零工驿站”的设立有效打通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信息壁垒,为招工企业与求职者架起了一座无缝衔接的“对接桥梁”。
昌吉市捷瑞通能源加油站副站长刘宏亮说,我们把用工要求发给“零工驿站”,然后他们根据我们的要求,筛选出我们所需要的员工,精准推选给我们。用这种方式选出的员工,我们用起来比较舒心。
“零工驿站”的设立一定程度上解决“无序候工无处候工”难题,帮助灵活就业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
有了“‘零工驿站”找活儿更省心。三工镇“零工驿站”今年一月正式启用后,零工以前找工“趴活儿”“蹲活儿”的现象得到了改善,零工们只要走进零工市场大厅,立刻就能上岗“接活儿”。在新疆双剑农机制造有限公司上班的三工镇二工村村民李玉军就是通过“零工驿站”找到了工作。以前他经营了一家小餐馆,投入大,操心多,忙活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通过“零工驿站”找到这份工作后,他觉得生活越来越可靠、有序,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三工镇二工村村民李玉军说,老板对我们员工特别好,为我们提供免费食宿,每月按时发工资,一个月能拿4000多元钱。在这上班,离家也特别近,特别感谢“零工驿站”。
截至目前,昌吉市已建成1个服务性零工市场,2个街道级、2个乡镇级“零工驿站”,2个社区(村)级“零工之家”,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通过市乡村三级不断延伸拓展,打通零工务工需求“最后一公里”。年初至今,“零工驿站”“零工之家”每周提供就业岗位信息50余条,开展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服务人社惠民政策宣传21场次,解决劳动纠纷50余起,累计促成1.5万人实现就业。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公共就业服务局党支部书记马丽萍说,今后我们将在服务功能上提供更多的保障,使零工求职者能有一个遮风挡雨、有地找活的场所;在服务方面我们也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增加零工信息的发布量,使零工求职者能及时获取到各类岗位信息,帮助更多的人就业,让更多零工劳动者群体感受到我们这个城市的温度。(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剑 赵黎声 梁宏涛 通讯员 邸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