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发展制种产业打造西部种业之都

2023-07-07 11:04:58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昌吉市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发展壮大制种产业,全力打造西部种业之都,使现代制种产业逐步成为推动全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



近段时间,榆树沟镇勇进村的1.39万亩制种玉米进入拔节生长的关键期。种植户们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利用智慧农业智能化水肥灌溉系统,为制种玉米浇水施肥。

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技术员谢腾龙说,农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远程化水肥操作,节省人力和成本。目前在勇进村的推广面积是250亩,后期将扩大推广面积,让智慧农业成为农民发展制种产业的好帮手。

村民马涛是村里的制种玉米种植大户,去年种了100亩制种玉米,收入达到50万元。今年,马涛在榆树沟镇包村干部和村“两委”的帮助下,与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签订了150亩的制种玉米种植合同。由于采用了“公司+订单+基地”模式运作,加上公司指派专人提供选育、播种、田管等一条龙技术服务,眼下他种植的制种玉米已经全部拔节,长势明显好于往年。

马涛说,后期我们将按照技术员的要求,加强管理,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是昌吉市一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公司。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协调推动下,该企业先后流转了勇进村的1.39万亩土地,与200多名村民签订了种植订单,采用“村党总支+村级股份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村企联营的合作模式,建起了华西种业制种玉米万亩制种基地。目前,该基地制种玉米亩产量达700公斤,亩均收益达3800元。

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卢生林说,公司安排了14名专业技术人员,从制种玉米播种、浇水施肥、拔节期的去杂、抽雄等方面,为种植户提供精细化服务,使制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逐年提高,种植户的收入越来越高,公司的效益也越来越好。

一大早,新疆安农种子有限公司技术员李勇就来到佃坝镇佃坝村百亩制种西瓜基地,指导种植户王顺秀为制种西瓜授粉。

王顺秀去年种植了15亩制种西瓜,获得纯收入16.5万元。今年,王顺秀在镇农业生产办的介绍下,与新疆安农种子有限公司签订了20亩的制种西瓜种植合同。由于公司指派专人定期进行技术指导,加之采用了科学的种植方法,目前她种植的制种西瓜已全部开花,长势良好。

王顺秀说,技术员讲得很到位,我们按技术员的要求进行田间管理,多打些瓜子,多增加些收入。

新疆安农种子有限公司技术员李勇说,我们公司和佃坝村的18户农户签订了300亩的制种合同,并指派3名技术员负责统一管理、统一播种、统一收获,亩均收益预计在1万元左右。

今年,佃坝镇共种植制种西瓜、制种甜瓜、制种玉米和制种豇豆等制种作物6700亩,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佃坝村和二畦村,全部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实行订单化种植管理。

佃坝镇党委委员吴家林说,从今年的总体情况来看,制种作物长势良好,产量有望突破去年。

近年来,昌吉市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种业振兴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培育现代制种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制种玉米、制种棉花等特色优质制种产业。截至目前,全市已有种子生产企业55家,年带动疆内外农作物制种面积100万亩,繁育种质30.5万吨,年种子交易额达50亿元。制种作物面积稳定在12.5万亩,制种产业产值将近3亿元,占全市种植业产值的20%,每亩可使农民增收600元以上,形成了以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底盘,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现代种业已成为昌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大新型产业之一。

“昌吉市农业农村局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规划,壮大以玉米制种为主导、瓜菜制种为辅助的制种产业链,扶持种业龙头企业提升能力和水平,逐步健全现代种业核心区、全程机械化展示推广区和产业融合发展区,形成以养殖业、包装业、运输业、服务业、职业教育、智慧农业等多点融合的特色种业产业集群,推动种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动全疆乃至西北区域种业转型升级。”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队长刘振芳说。(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成石麟 刘华 通讯员 刘飞 骆冬梅)

责任编辑:陶美玲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