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扎根农村 田野里闯出新梦想
这两天,王军种植的4000亩制种玉米进入抽雄期,雇佣的几十名工人每天凌晨四五点就要进地抽雄去杂。玉米抽雄期决定着玉米的质量,做好玉米抽雄期的管理,促进灌浆,就能让玉米粒多、粒饱、高产。因此王军丝毫不敢怠慢,每天都守在田间地头。如果一切顺利,今年的利润能达到近300万元。
现在的王军是昌吉市三工镇二工村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皮肤黝黑看起来其貌不扬,谁能想到他是一位大学毕业的本科生。今年39岁的王军2008年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中文系,一心想要创业的他来到昌吉市做起了水果零售,凭借着能吃苦、不服输的劲儿,生意很快有了起色。一年后他开始进军水果批发行业,租了冷库,跑遍全疆各地收购水果搞反季批发销售。大学生干劲足,头脑灵活,此时生意已经做的风生水起的王军并不满足于本地市场,他决定主动出击,去内地市场考察一番。经过对广州、江西等地市场的走访调查,王军发现新疆水果很受欢迎,于是立即转战疆外市场,从2012年起向疆外销售水果。基于没有自己的品牌,他决定自己种植葡萄。然而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缺乏经验,加上对本地土质、气候等因素估计不足,王军试种的50亩高端葡萄品种连续三年失败,创业五年间挣来的钱基本赔光了。但已经“钻”在农田里的王军不想就这样浪费了这片土地,韧性很强的他决心一定要在这片土地上干出点事来。
成功总是在坚持中一点一滴积累的。王军在挫折中前行,不断地摸索,他种植过番茄、高粱、葵花、打瓜、葫芦等农作物,经过比较,他发现制种玉米的产量和效益都很好,于是他打定主意,在三工镇扎下根,大力发展制种玉米。2021年,他大胆承包了1000亩地,种植制种玉米,一年下来收益可观。
有了面积,产量才有保证。2022年,尝到甜头的王军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00亩地。今年,王军除了种植制种玉米外,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种植了1000亩地小麦。三工镇二工村村委会委员康怀燕介绍,王军敢想敢干,突破传统思维,有拼劲,今年跟村集体合作经营了1300亩地,仅经营性收入预计可达40万元。他还解决了我们村的30余名富裕劳动力就业,明年,我们打算和他扩大合作。
在这几年的种植过程中,王军也感受到各级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到户到田,让种粮农民有账算、有钱赚、得实惠,大家种粮的积极性也很高。王军表示,作为年轻人,心中要有梦想,一定要有干一番事业的决心,有决心,努力去奋斗,才能不断实现自身价值。(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徽 实习记者 李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