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12万亩冬小麦收割工作全面完成
日前,随着二六工镇光明村的最后一块制种麦田被联合收割机收割完毕,标志着昌吉市12万亩冬小麦收割工作全面完成,共收获小麦5.6万吨。
近日,在二六工镇光明村种植户马春贤的50亩优质制种冬小麦地里,沉甸甸的麦穗将麦秆压弯了腰,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麦田里来回穿梭,收割小麦,现场一派丰收的景象。
马春贤是村里的种粮大户,今年开春,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推荐下,他首次种植了50亩产量高、品质优、抗倒伏的九圣禾D1508制种冬小麦新品种,采用了干播湿出、水肥分离法播种,以及加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种植管理技术。目前马春贤种植的冬小麦已经全部成熟,看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都好于往年,他喜上眉梢。
二六工镇光明村村民马春贤:“每亩地的平均产量是582公斤,制种小麦价格是每公斤2.8元,总共卖了81000多元,价格还可以,比普通小麦效益好,明年我计划再多种些。”
今年二六工镇光明村有10户村民种植了1465亩冬小麦,为确保小麦颗粒归仓,该村积极协调和调配大型联合收割机投入到夏收工作中。
二六工镇光明村村委会委员马小龙:“安排了4台联合收割机,加班加点的收割,到目前为止,已经收割了900亩地,剩下的500亩地,在2天内就能收完。我们还联系了13辆农用机械车,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近年来,昌吉市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位置,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红线,稳定小麦种植面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昌吉市积极落实国家粮食直补政策,通过测土配方选种适宜当地生长的小麦品种,积极推广和运用北斗导航精量播种、节水灌溉、科学防治病虫害等>种植新技术、新方法,使小麦种植向着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挺进,小麦产量和品质也逐年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显著提高。
据了解,今年昌吉市种植冬小麦12万亩,主要分布在三工镇、佃坝镇、榆树沟镇、二六工镇、大西渠镇和阿什里乡。从7月5日开镰收割以来,市农业部门共检修和调配106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投入到麦收工作中。目前,12万亩冬小麦已全部收割完毕,收获小麦5.6万吨。(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成石麟 刘华 通讯员 李博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