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特色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昌吉市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调整种植结构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带动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庞艳是六工镇十三户村村民。今年2月,她参加了村里开展的艾灸技术培训,培训合格后,村里聘请她为十三户村艾草体验馆的工作人员,负责给游客讲解艾草养生文化,销售艾产品,还给村民和游客做艾灸,每月的收入在4000元左右。
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六工镇十三户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乡村旅游、艾草种植等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周边500余名农民创业就业。2022年4月,十三户村经过考察后,腾出100亩村集体土地种植艾草,并投入40万元,建成艾文化体验馆,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形式,逐步建成集艾草种植、加工、销售、艾灸保健、电商、文旅开发为一体的艾草种植、艾草养生文化全产业链,带动村民从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中获益。
六工镇十三户村村干部王海霞说,艾草馆打造出来后,通过办培训班,让村民掌握基础的艾灸手法和基本知识,村民可以把家里的房子腾出一两间打造成理疗馆,后期还要带领村民种植艾草,做艾条、艾绒、艾柱的加工,发展这个产业增加村民的收入。
在滨湖镇下泉子村,该村种植户陈代群正组织十多名村民采收山药。陈代群今年承包了50亩地种植山药,眼下正值采收季,他便叫上附近的村民帮他采收山药,不仅解决了劳动力问题,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滨湖镇下泉子村种植户陈代群说,每天需要十几个工人,挖山药一天的工钱在250元至350元,捡山药每天工钱是200元。采收完之后,基本上挖山药的人能挣万把块钱,捡山药的人也能挣几千块钱。
近年来,滨湖镇积极引导各村发展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优势产业,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山药、梨瓜、莲藕等特色种植,促进农村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楼 马玉娇 通讯员 禹晓燕 王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