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在各族群众心中
5月,正值石榴花开的季节,我们迎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昌吉市委宣传部和市委统战部在全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主题巡回宣讲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在各族群众心中。
在大西渠镇宣讲现场,来自全市不同行业的7名基层宣讲员,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用生动的语言和在基层传得开、听得懂、入脑更入心的方式,讲述昌吉市不同群体、不同家庭、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故事。一个个典型、真实、生动、鲜活的感人事迹,让现场的干部群众深受教育。
在现场聆听宣讲的大西渠镇思源村宗教人士马洪刚表示,这些民族团结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很真实,非常感人。我要带头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内心深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在昌吉市人民医院,宣讲队员生动鲜活地讲述了张岩、苏玉琴、王志刚等7位昌吉市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民族团结典型人物故事,深深地感染了现场每一名医务工作者。大家表示,要向模范看齐,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昌吉市人民医院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科主任马莉说:“一件件、一桩桩民族团结感人的先进事迹,使我潸然泪下,他们是多么的既平凡又伟大,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此次宣讲的7位民族团结典型人物故事,有坚守讲台不忘初心,用爱和奉献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的教师;有警民同心,用忠诚和大爱浇灌警民真情的公安干警;有守护民族团结,为困难群体志愿服务的公益团队……一个个动人的昌吉故事,向听众诉说着昌吉市各族群众团结和睦的美好景象。
绿洲路街道绿洲之声宣讲队宣讲员程晓彤说:“我为孩子们讲述了苏玉琴阿姨的感人事迹,希望通过苏阿姨的事迹,将她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带入校园中,加深孩子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和理解。”
第七中学学生米合尔班·阿力木江说:“我以后也会学习他们的精神,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其他的人,去维护好民族团结。”
据了解,此次宣讲活动从5月7日持续至21日,宣讲员走进乡镇、机关、学校、企业,共开展宣讲26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8000人次。在全市上下唱响了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营造了浓厚的中华民族一家亲氛围,增强了各族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第七中学英语教师陈洁说:“民族团结的故事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民族团结模范就在我们身旁,我们要引导我们的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维护民族团结。”
近年来,昌吉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持续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多渠道多形式讲好新时代昌吉故事,通过整合全市各领域、各层级宣讲人才资源,培育市、乡、村三级理论宣讲员队伍,组建“达尔汗”“园丁”“先锋之声”“蒲公英”“金盾”等32支基层品牌宣讲队伍,组织采写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沾满泥土、饱含露珠、带着温度的故事和案例,使宣讲内容更加可亲可感,引起广泛共鸣。目前,昌吉市委宣讲团已开展“十百千万”大宣讲活动达10万多场次,受教育群众100余万人次,成为不断满足全市群众理论需求的良师益友,广大党员干部理论更加自信、行动更加自觉,使党的创新理论广泛传播,深度抵达各族群众的心中。(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博 姚金平 通讯员 袁翠玲 沈诗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