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多措并举 托起幸福“夕阳红”

2024-07-15 12:43:24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今年是昌吉州成立70周年,昌吉市始终将养老事业发展作为改善民生、提高群众满意度幸福感的一件大事,以养老服务领域重点工作为抓手,积极探索养老新模式,聚焦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整合多样化服务资源,有效管理和服务好老年群体,让老年人养老更有幸福感。


图片

图片

老有所养,老年助餐服务让老年生活更贴心。7月4日中午14点,昌吉市绿洲路街道庭州社区的助餐点内,飘出阵阵饭菜的香味,过油肉、炒青菜、绿豆汤,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社区的老人们有序排队选择自己爱吃的午饭。

昌吉市绿洲路街道庭州社区党委书记刘莲说:“我们的助餐点主要是通过委托第三方运营、社区自管的方式打造,平均每天为120余名老人提供就餐服务,60岁以上的老人每顿午饭费用十元,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还可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近年来,昌吉市加大社区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让老年人尽享“舌尖”上的幸福晚年,在原有47个老年人助餐点的基础上,今年还将继续建设75个助餐点,以解决全市高龄和失能等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同时兼顾其他老年人助餐需求。


图片


图片

老有所乐,软硬件设施齐备让老年生活更丰富。刚过午饭时间,昌吉市宁边路街道西街社区活动室内就传出乒乓球的声音,家住西街社区的马德寿老人和几个老朋友相约在这里打乒乓球,这已经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马德寿老人说:“现在社区活动室打造得非常好,也特别方便,我也遇到了很多像我一样喜欢乒乓球的老人,我们就一起锻炼身体,非常开心。”

昌吉市共有67个社区,各社区建有健身房、康复室、学习书屋等多类功能室,将这块“小阵地”化身为老年人的“幸福圈”。各社区还大力发掘喜欢运动、乐器、手工以及具有各项特长的老人,组织成立社区文艺队、乒乓球队等队伍,定期举办百姓文化大舞台活动,让老年人展示自我,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人 在“玩”中收获快乐,在“乐”中感受幸福,也增强他们的社区归属感和生活幸福感。

老有所为,同心互助让老年生活更温馨。“我们是多年的邻居了,住在同一栋楼,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相互送一些,出去散步也是一起,这么多年相处下来,我们亲如一家”75岁的李发财老人把刚煮好的饺子送到邻居余刚家。余刚患有尿毒症以及脑梗,行动不便,李发财老人经常与他聊天,帮助他纾解心情。


图片

各社区充分发挥辖区老党员、热心居民的作用,成立各支服务队、志愿队,提供各类便民服务活动,让近邻变至亲,加强了抱团养老的互动性。邻居之间相互帮助,低成本实现了社区内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近需求的服务,增强老年人的社会融入,提供情感支持与精神慰藉,也让“圈子”里的居民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有凝聚力。

老年人需求在哪里,服务供给就跟到哪里。近年来,昌吉市不断创新养老方式,在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丰富服务供给内容、优化养老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申请中央福利彩票公益专项资金197.41万元,在全市6个街道54个社区开展“金色晚霞工程”养老服务项目,该项目依托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为社区高龄、困难、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助餐、生活、照料、助浴、助医等基本养老服务,已为符合政府购买服务条件的1207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2.1万余次居家上门服务,服务对象满意率达98%。下一步,昌吉市将狠抓政策落实,做好先进经验推广,疏通堵点,补齐短板,着力构建守望相助、命运与共、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图片

(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金平 通讯员 潘婷 赵倩 陈云

责任编辑:陶美玲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