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匠心守护非遗 | “指尖技艺”捏出中国遗韵

2024-09-28 20:20:41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一块面团 一双巧手

揉捏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或人物

复刻出大千世界的多彩与生动

昌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姚锦峰

将面塑技艺与新疆文化相融合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面塑技艺

图片
图片
记者见到姚锦峰时,他正在北京南路街道光明社区的工作室里教居民做面塑,捏、搓、揉、挑……不一会儿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便出现在姚锦峰的手上,居民们在他的指导下,动手尝试学做面塑。
图片
图片

图片

姚锦峰祖籍甘肃,从小就对工艺品制作十分感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食品雕刻大师周毅的面塑作品集,感觉面塑很神奇,于是收拾好行囊前往江苏找到周毅拜师学艺,因为有着深厚的绘画和果蔬雕刻基础,姚锦峰学起来很快。
“在面塑的学习中,塑头和脸部的时候困难会大一点,因为他的表情特别难弄。在老师不断指导后,自己慢慢琢磨,现在也领悟到了里面的技巧。”昌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姚锦峰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姚锦峰的工作室里摆放有许多面塑作品,像风味美食九碗三行子、骑着毛驴的库尔班大叔、馕文化等等,这些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新疆特色和昌吉特色。

“做的比较多的是古典文化,比如动物、景别等,我现在的想法是把昌吉本地的特色、新疆的特色,以面塑这个形式塑造出去,让广大的市民更加了解我们本地的文化特色。”昌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姚锦峰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几年,姚锦峰也经常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受邀去餐饮企业、学校、社区为广大群众展示面塑,教授技艺。

“现在社区搞的活动多一些,以后我想走进学校,以‘非遗进校园’这样的模式,让大家广泛地了解我们这个面塑的传承。”昌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姚锦峰说
图片

(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如梦 王博 实习生 赵文轩 通讯员 赵倩 谭龙

责任编辑:陶美玲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