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产业援疆为昌吉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4-10-23 19:13:13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今年以来,泉州援疆持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始终聚焦产业发展,推动受援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昌吉市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加强。

图片


在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由泉州援疆资金支持的艾草加工产业园建设一期项目主体现已建设完成,进入最后的装饰装修阶段。该项目包含1450平米艾草加工车间、550立方米的消防水池及附属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艾草的种植、采收、加工、销售全链条管理,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图片


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艾草加工产业园一期项目负责人康凯伟说:

 “主体验收已全部完成,现在我们正在加班加点进行室内的装修工作,争取10月31日竣工验收。”

图片

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党总支副书记  村委会主任丰建军说:

 “我们村种植艾草已经两三年了,一直苦于没有加工环节。正在建设的艾草打绒加工车间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我们计划12月份就开始投入运营生产,整个过程非常感谢援疆资金给我们的支持。”

图片
图片
十三户村土质疏松,排水通畅,适宜艾草生长。2022年,十三户村依托独特的地理资源,确定艾草全产业链发展路径,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了艾文化体验馆。经过三年的种植,十三户村艾草储备量达到近700吨,储存的艾草达到陈艾标准。得益于艾草加工产业园的建设,村民在产业园领单,在家就可完成卷艾条、足浴包等简单操作,有了村集体经济试水,更多种植大户也愿意和合作社签订种植协议,提供原材料供应。
 “运营以后,能够带动村民10到15人就业。在加工生产以后,对于销售我们也很有信心,预估明年的产值在6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不但能够壮大我们的村集体经济,还能够带动我们村民共同致富。”十三户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丰建军说。

图片

多元“造血”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庭院和厨房经济发展,由泉州援疆注资建设的昌吉市六工镇沙梁子村文化街项目三栋商业街主体已完工进入招商阶段,昌吉市民马锐在文化街投资了70多万元开了一家宴会厅,享受到了7万多元的资金减免。
 “我们在这做生意享受到了援疆政策的补贴,也很看好这一片未来的发展前景,希望有更多人来品尝我们的特色美食。”商户马锐说。
图片
图片
今年以来,泉州援疆立足昌吉市文旅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支援建设昌吉市艺术创作及写生基地、昌吉市青少年科技创业培训基地等项目,集中力量打造现代化文旅产业体系,促进区域文旅产业协调发展。昌吉市青少年科技创业培训基地项目对4509平方米场馆进行了系统改造提升,将实现青少年科普创业培训,科技成果展示,专利发布等七项功能,集科普场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互动性于一体,展示经典基础科学,将声、光、电、力、磁、数学等基础知识,通过多元化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展示出来,有力提升了昌吉市青少年科技场馆的教育功能。
“场馆全年免费开放,预计年接待观众能力达到12万人次以上,建成后将极大满足昌吉州青少年科学普及需求。”昌吉市科学技术局农村科技科科长赵琼说。
图片
今年1至9月,通过抓项目、搭平台、引龙头、拓市场等措施,泉州援疆分指挥部成功引进了一系列具有带动性的产业项目,涵盖了乡村产业振兴、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充分发挥昌吉市在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优势,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9个,涵盖光伏发电、生物制药、纺织鞋服、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形成联动发展、相互配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产业援疆综合效益逐步显现。

(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殷雪娟 马旭

责任编辑:陶美玲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