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看昌吉市7万亩麦田的科技蜕变

2025-04-14 18:21:44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四月的昌吉田野上

110架植保无人机

穿梭于7.17万亩碧绿麦浪间

勾勒出智慧农业的科技画卷

在这场“科技春耕”行动中

昌吉市70名农业技术人员

与智能装备协同作战

形成“天地一体”的科技春耕体系

通过精准化控

为冬小麦拔节生长注入科技动能

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图片 
科技春耕进行时
二六工镇幸福村百亩示范麦田里,大疆T70P植保无人机正以7米作业幅宽,向小麦喷施叶面肥和矮壮素,进行科学化控作业。这种载重量达65公斤的“空中卫士”,通过4喷头50微米级雾化精度,实现日作业千亩的高效覆盖。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相比传统农机,使用无人机化控不仅效率提升5倍,更能精准避开障碍物,确保零死角作业。

图片

图片 

麦田里的科技革命
  • 北斗导航播种:厘米级定位,实现高质量播种
  • 水肥一体化系统:节水,提升养分利用率

  • 智能生长调控:矮壮素+磷酸二氢钾黄金配比
“每亩地通过配施50%含量的矮壮素350克与磷酸二氢钾100克进行科学调控,可将小麦第一、二茎节精准控制在2至4厘米和5至8厘米范围内。”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武建丽正在向农户讲解化控技术要点。

图片

种粮大户的丰收密码
种粮能手马金贵的660亩示范田里,九圣禾D1508新品种正舒展新绿。这位“科技新农人”去年采用北斗导航干播湿出、加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进行种植管理,创下亩产630公斤纪录,获得111万元综合收益。今年他创新采用“宽窄行+等行距”双模式对比种植,就像给小麦设计“呼吸走廊”,既保证通风透光,又方便无人机作业。

图片

粮食安全攻坚战

昌吉市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位置,多措并举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 加强与国家、自治区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

  • 实施粮食百千万工程产能提升行动

  • 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配套集成技术应用

  • 大力推广应用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等先进技术

  • 种植新粮169九圣禾D1508石冬0349等优质高产制种小麦试验田

图片

农业新图景
目前,昌吉市7.17万亩冬小麦已经全部返青起身,长势明显好于往年。市农业、农技等部门组织了70名技术人员,协调110架植保无人机,2400公斤矮壮素和420公斤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指导农户开展冬小麦科学化控作业。
               图片

  图片

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殷星介绍,现在正抓紧指导农户做好化控和喷施叶面肥工作,预计在4月15日前完成第一遍化控,为昌吉市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 成石麟 张圆圆 通讯员 朱文慧 吕坤鹏)
责任编辑:王亚乔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