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元 助推昌吉市建设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昌吉市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将项目建设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和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不断绘就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5月26日,在大西渠镇龙河村,污水管道建设工程正在加紧施工。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四、五片区主排水管道5869米、污水处理设备2套及配套检查井178座,预计今年11月竣工。

龙河村污水管道建设工程采用
“党员包联+群众监督”机制
工程建成后
将彻底解决70户村民
生活污水直排问题
农村污水有效治理率
从64%提升至100%
大西渠镇龙河村五片区负责人宫经平介绍,以前村里缺乏排水设施,生活污水只能排入渗坑。此次污水管道改造工程彻底解决了村民的污水排放难题,不仅显著改善了村容村貌,更大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在距离龙河村20公里的
二六工镇红星村
总投资465万元的辣椒厂续建项目
建设现场同样热火朝天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烘干线配套设施
3台800千瓦变压器及锅炉房建设
预计今年8月投产

辣椒厂续建项目负责人闫齐智介绍,现阶段已完成基础回填工作,正在进行地面基层罐夯填压实,下一阶段将进行钢结构吊装。项目将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完成整个建设工作。

红星村的 “红色经济”得益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参与”的模式创新。项目引入第三方企业投入100万元购置烘干设备,采用“保底租金+效益分成”机制,村集体以固定资产入股,年加工能力从原来的300吨提升至800吨,为村集体年增租金30万元,既规避市场风险又实现稳定增收。
二六工镇红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永贵介绍,今年村里引进烘干设备后,辣椒采摘后直接进入烘干线,实现了“不落地”加工。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辣椒的品质和色泽,还显著增加了村民收入,进一步推动了辣椒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从地下管网到地上工厂
从生态治理到产业升级
这一个个项目正是
昌吉市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
昌吉市始终将乡村振兴作为
“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今年争取各级各类
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5亿元
实施26个项目
涵盖设施农业、道路供排水
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
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正徐徐展开
(记者 赵黎声 姚金平 通讯员 徐辉 吕坤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