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昌吉市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解读
为加快推进昌吉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根据中央、区、州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文件精神,制订了《昌吉市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一、起草修改经过
2018年,自治州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出台了单行的考核细则,进行重点考核。市畜牧兽医局在深入研究中央、区、州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编制了《昌吉市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8月8日,市委和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召开了相关部门参加的会议就《方案》内容进行了讨论,市畜牧兽医局严格按照市领导意见和各部门意见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本方案。
二、《方案》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方案》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一是指导思想。二是工作原则。三是工作目标。2018年全面开展规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按期完成自治州下达的改造任务,2019年完成奶牛规模养殖场治理,到2020年,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养殖场区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规范化、常态化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有机肥使用量逐年增长。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
一是做好禁养区关闭搬迁后续跟踪服务工作。制定禁养区长效常态管理机制,巩固治理成果,确保治理结果不反弹。切实帮助养殖场(户)解决好生活后路问题,引导扶持发展其他产业致富,鼓励搬迁养殖场(户)到可养区继续养殖。
二是优化调整畜牧业产业布局。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和土地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区域,确定适宜养殖规模,须减则减,宜调则调,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畜牧产业布局。在禁养区内禁止再新建畜禽养殖场。限养区内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场的数量和规模。可养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小区)的,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三是实施畜禽养殖粪污综合治理。依托项目,加大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力度,引导养殖场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将养殖和种植有机结合,在饲草料地、高效农作物、瓜果蔬菜、花卉生产、苗木培育、经济林种植基地,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推进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化进程,逐步构建生态农业综合体系。
四是推广科学合理粪污处理模式。分类对各类型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进行了说明。
五是建立畜禽养殖污染监管体系。
六是健全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明确养殖主体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第一责任人。
七是加强畜禽养殖场动态管理。
八是规范畜禽养殖场审批流程。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完善扶持政策。三是加大执法检查。四是强化宣传引导。
《方案》最后按照自治州要求,明确了张晓岩副书记为组长的昌吉市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