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政策解读】2021年1-2月经济运行情况

2021-04-09 10:45:50 来源:昌吉市统计局
【字体: 打印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持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早谋划、早行动、早落实,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

一、运行特点

(一)工业生产高位运行,制造业增势明显。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2.7亿元,实现增加值7.03亿元,同比增长37.8%。

全口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图(%)

其中:市直工业产值24.29亿元,增加值5.7亿元,增长30.1%;高新区工业产值6.44亿元,增加值1.04亿元,增长98.6%;农业园区工业产值1.97亿元,增加值0.29亿元,增长48.5%。

市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图(%)

一是三大门类全面发展。采矿业增长11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64.8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51.6%,增速由负转正,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分别提高82.1和53.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三大门类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6.1:46.1:37.8,拉动工业分别增长12.8、21.2和3.8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和制造业比重同比分别提高4.6和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重同比下降9.6个百分点。

二是支柱行业贡献作用突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贡献率达33.8%,拉动工业增长12.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245.2%、225%、41.3%、14.7%和12.7%,分别拉动工业增长7、5.2、4、1.9和0.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3%,拉动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七大行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87.6%,拉动工业增长34.2个百分点。

三是企业开工率和行业增长面均超八成。企业开工率由上年1、2月份的77.5%和32.6%,提升至今年的92.1%和83.1%。从行业大类看,19个行业中有16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达84.2%,其中8个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7个行业保持三位数增长,其中5个行业增长2倍以上。

(二)工业能耗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能耗结构有所优化。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1.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9.8%。其中,制造业综合能耗增长30.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耗增长18.3%,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三大门类综合能耗结构为1:16:83,制造业能耗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能耗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累计增速图(%)

(三)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项目开复工良好。1-2月,全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03.6%。其中:市属投资同比增长713.7%。

市属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图(%)

一是项目开复工较好。截止2月底共有在库项目99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5个,其中已复工项目1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3个。

二是房地产市场运行良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0.42亿元,同比增长551.8%。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图(%)

商品房销售面积8.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6.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8.09万平方米,增长696.9%。商品房销售额4.98亿元,同比增长682.3%。

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增速图(%)

(四)市场消费呈恢复性增长,升级类商品成倍增长。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消费活力明显增强。1-2月,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8.47亿元,同比增长62.9%(全州56.4%)。其中,商品零售额8.31亿元,增长63.1%;餐饮收入0.16亿元,增长54.2%。餐饮业略逊于零售业。

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图(%)

一是升级类消费强势攀升。随着群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盛,品质消费、健康消费、服务消费日渐成为消费的新亮点,引领消费升级。文化办公用品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42%、117.3%、109.6%和102.5%,增速居各类商品前列。 

二是汽车销售快速增长。今年车企打响逆袭之战,1-2月,限额以上汽车零售单位零售额3.59亿元,同比增长71.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

(五)财政收支稳步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增速高于存款。1-2月,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1亿元,增长3%,其中,税收收入3.6亿元,下降0.9%,非税收入0.81亿元,增长24.6%;政府性基金收入1.5亿元,增长314%。完成地方财政支出8.98亿元,同比下降44.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8亿元,增长38.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0.8亿元,增长69.8%;政府性基金支出3.18亿元,下降73.7%。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增速图(%)

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同币存款余额785.25亿元,比年初减少5.29亿元,下降0.7%。其中,住户存款410.69亿元,比年初增加6.93亿元,增长1.7%。贷款余额749.34亿元,比年初增加41.23亿元,增长5.8%,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96.26亿元,增长8%。

(六)四上企业规模迅速壮大,结构趋于优化。截止2月底,全市共有“四上”企业653家,比上年同期净增126家。其中:工业142家(市直67家;高新区69家;农业园区6家),净增27家(市直7家;高新区18家;农业园区2家);建筑业174家,净增57家;批发和零售业132家,净增30家;住宿和餐饮业28家,净增2家;服务业84家,净增4家;房地产业93家,净增6家。

全市“四上企业”分类别占比

二、有利因素分析

1-2月,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一是谋划落实到位。去冬今春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周召集经济指标和项目工作推进会,定目标、谋新篇,分析研究和落实阶段性工作,责任明确、措施有力;二是企业开工率高。工业企业开工率达80%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业行业开复工率近100%,企业生产劲头高、发展信心足;三是新入库企业贡献良好。去年全年新入库企业达174家,初步测算综合贡献率近20%,如工业企业屯宝矿业、宝平煤矿、屯河聚酯分工司等新入库、投产项目拉动工业增长近20个百分点;四是基数较低。上年同期主要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也是今年高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抓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一是抓好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二是抓好农机检修、农资市场保障供应、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春耕生产备耕工作;三是做好牲畜防疫,抓好牲畜的补栏出栏,补齐畜牧业短板。

(二)全力推动二产满产超产。一是持续推进工业发展态势稳定,特别要关注大中型企业、重点行业生产运行情况,力保企业增产不减产;二是重点扶持好去年新增入库的30家企业的满产超产,形成新的增量;三是强化调度预警预测,密切关注工业增速,“一对一”做好企业指导帮扶;四是加强对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的帮扶指导,加快推动建筑业复工复产。

(三)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开复工。一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指导新项目入库入统;二是梳理续建项目做好按期开复工准备工作;三是组织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形成新的增量。

(四)压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责任。全市各单位要按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年”的工作要求,确定专人专岗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统计工作,保障源头数据真实准确可靠。(罗成)


责任编辑:刘爱军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